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透過修改學習歷程檔案時限性的限制,使學習歷程檔案繳交與否成為學生經之自由意願之選擇。

提議者 凝歆

已附議43 (時間已截止)

尚須4957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1-06-15
檢核
2021-06-15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不通過
2021-08-14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具體提議內容:

透過修改學習歷程檔案時限性的限制,使學習歷程檔案繳交與否成為學生採自由意願之選擇。

(原定為一學期之上傳時限,更改為大學升學面試前自由繳交。)

分析:

    相關權責機關及行政機關以學習歷程檔案作為取代備審資料之立意良好,似是嘗試改變台灣讀書至上之既定學風,但於實際實行後被認為過於理想化不夠符合台灣社會現實情況,且實施對象並非於接受十二年國教之初便接受108課綱教育,其中變相影響升學方式、課程內容、現行制度配套不齊全、所需設備不足進而隱約形成各校或家長間的「軍備競賽」,受課綱改變影響最主要的人便是前幾屆適用108新課綱的學生,於此同時,權責機關雖然開啟了問卷調查、回應公共政策網路餐與平台成案之相關議題,看似廣納學生的意見或看法,但並無過多政策上之修正及改良。於眾多提案中顯而易見的其中一項重點便是學習歷程的時限性,此相關議題從108課綱開始實施之初便被廣泛討論,然而會被提出並且受到廣泛輿論所及,更甚於有廢除學習歷程之提案成功得通過連署進而成案,連署成功所代表著的便是一部份民意,就如同於近兩學年出現的對於108課綱的問卷填寫一樣,反映著應用108課綱的學生們的意見或建議。

    學習歷程的時限性和108課綱學習歷程的設置主旨似有背道而馳的疑慮,學習歷程之設立主旨為「完整呈現學生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時的學習表現。除了考試成果之外,透過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能更真實呈現學生的學習軌跡、個人特質、能力發展等,補強考試之外無法呈現的學習成果。藉由定期且長時間的紀錄,更能大大減輕學生在高三時整理備審資料的負擔。」,對此最直觀的理解大抵便是「以學習歷程配合課外多元學習課程及成果展示改變社會上讀書至上之社會風氣或眼光」,而所謂「定期且長時間的紀錄」搭配上「呈現學生之學習軌跡、個人特質、能力發展等」內容皆屬於與學生個人相關,設置繳交期限的最基本目的可視為是作為要求學生必需繳交作品的一種手段,而非出自於學生對自己的未來負責的一種自知且自律的態度,於此處便有喪失所謂「自主」的意義,有此可看出時限性於此處的功效-僅僅是一種要求學生繳交的手段,並無其他意義。

    時限性所帶來的影響遠不止於此,除了與原先欲讓學生能夠透過「自主」的方式完成學習歷程記錄的意旨背道而馳以外,於此同時,需要完成學習歷程的學生們還須同時完成各種報告、兼顧高中課業、實現多元學習、參與課外活動、運用僅剩課餘時間學習課外事務...等,以利於在時限內完成足夠量的學習歷程檔案。影響的並非只有受影響的學生,還有其家屬、師長、更甚是各校活動參與。尤其學生需要長期處於這種高壓環境下,等同於是以高中生的狀態去完成超量的報告變相提早體驗大學生活。而學習歷程時限皆以一學期為限,有別於多元成果上傳之時限為一學年,多元成果的展現有寒暑假的時間做為緩衝,相對於學習歷程需要趕在學期中完成的狀況有更好的修飾或調正上傳檔案的時間,能夠繳交出品質相對較完好的成果。即使學習歷程的真實餐採比重僅是心照不宣的戲碼,但由此可看出,時限性所影響的其中一點-上繳檔案之成品品質高低。

    「學生自主學習歷程檔案」主旨之一便是「自主」,撇除上面所述之時限性僅是一種手段的觀點,「時限性」本身就與「自主」的定義有所出路,所謂「時限性」便是要求要在「被設置的最後時間內完成某項事務」並無關乎於個人意願,而所謂「自主」應該是在一個出於個人意願且沒有被要求在某個時限內完成某事物的意思。由此便可理解,所謂「時限性」與「自主」兩者,並非屬於相容意義。更遑論假設受突發狀況或課外餐與之有關活動單位行政效率影響導致部分檔案礙於時限性而無法完成檔案上傳繳交,這種類型的狀況是否屬於權力的損失?若屬於一種可行使之權力的損失,那相關權責單位應屬何者?在政策依舊堅持保有時限性的情況下,學生透過何種方式進行彌補?

    接續上述觀點,現階段的學習歷程往往與成績綁在一起,其目的主要分為以下幾點,其一,學生「自主性」太差,導致若非與成績相關則繳交意願低靡;其二,各校相關規範、課程安排、施行模式..等,或多或少有所差異;其三,因應學習歷程並無標準範本,僅能由第一屆和前幾屆適用新課綱之學生自行摸索,故學生們可以粗略的分為四種:(一)、積極上傳學習歷程型:多項參與各種活動,有營隊報營隊,有校外活動就報名,補習補到滿...只求除了顧好成績,同時能兼顧多元發展,通常會造成學生或家長的壓力增加。(二)、平凡型:沒有因課綱需要就額外參加過多活動,僅以現有資源及多元發展成果上傳。(三)、隨心上傳型:想上傳的時候就上傳個學習歷程檔案,但其他時間別想要我繳交學習歷程。(四)、完全不想上傳型:我不上傳也沒關係,反正現在少子化,我不交也能上大學。但不論是哪一種,使用的依舊是108課綱的學習歷程系統,然而在學習歷程設置之初,目的即是依據學生個人意志選擇是否上傳學習歷程,而非藉由其餘附加方式(比如限制須於當學期上傳、與成績相互綁定等)作為要求學生必須上傳學習歷程的手段。

    故此提出透過修改學習歷程檔案時限性的限制,使學習歷程檔案繳交與否成為學生經自由意願之選擇的提案。

利益與影響

利益:

一、真正落實所謂「學生"自主"學習歷程檔案」,而非僅是為了因應政府機關政策,而繳交學習歷程檔案,讓學生們真正的為自己負責。

二、應對並解決各種因「時限性」所衍生的問題。

三、改善過去總是在「被要求在某個時限內完成事務」的被動狀態,使學生透過自發性追尋所喜愛之事務自由選擇繳交品質較高的作品檔案。

四、相對降低學生要同時兼具過多面向發展所造成的壓力,相對性減少學生長期處於高壓環境下的現況,進而使其身心得以換得一絲喘息的空間。

影響:

一、現有政策改變,行政機關人員需要針對學習歷程檔案做出一定程度上的重新改良現有機制並思慮其完整之應對配套措施。

二、受影響的學生需要更加清楚了解政策改變之細項為何,且需要適應「完全自主」完成學習歷程檔案,自律的規劃學習歷程檔案。

 

0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