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108課綱已上路一年,今年開始邁入第二屆,可是其中仍有許多未成熟之處,如:
- 自主學習時間,在高中多了三節的自主學習,教育部希望學生利用這個時間探索興趣,朝自己有興趣的地方研究、學習,但是如去年第一屆、今年第二屆、明年第三屆,在過去國中時期並不是現在國中一、二年級所進行的新課綱,沒有接觸到太多的興趣探索機會,因此在規劃自主學習的時候多不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麼(如《親子天下》2020年9月號/114期:自主學習—108課綱時代的關鍵能力 的調查),使得學生可能會在這個時間玩手機,做一些不符合原本教育部期待學生們做的事情,希望教育部能重新審視自主學習時間的進行方式,或是可以在這段時間安排給學生的興趣探索課程,讓學生可以更了解自己的志向、興趣,進而達到自主學習時間原本的用意。
- 重複/缺漏的課程,去年、今年、以及明年的學生,因為是舊課綱銜接新課綱,因此在部分課程上會上到以前已經學過,或是根本沒學過的知識,老師不一定會知道學生國中沒學過而進行補充,希望教育部能在此方面多加仔細規劃,也不要以「銜接課程」的形式,讓學生必須在暑假加課,或是額外留第八節。
- 校訂必修的宣導,教育部讓學校依其特色與展望規劃各校的特色校訂必修,但是國中端的學生(升高中)其實不太會知道高中有這種每個學校不一樣的課程,因此學生可能不會把這個因素放入自己選填高中學校的志願考量因素,這樣在高中學生可能會發現自己其實沒有很喜歡自己學校的校訂必修,而是對其他學校的校訂必修比較有興趣。希望教育部能針對此處向國中學生加強宣導各個學校有其特色的校訂必修課程。
- 校訂必修的內容,學校不一定像教育部一樣有專門、專業的課程規劃系統,因此校訂必修的課程可能會對學生來說過於艱澀,甚至是沒有執行的意義,希望教育部能對校訂必修做出限制,也給學校訂定校訂必修的方向,避免產出的課程對於學生來說過於困難,也讓校訂必修能有更大的價值。
- 學習歷程檔案,我認為教育部學習歷程檔案的立意是好的,可以記錄學生高中三年的學習成果,也讓大學入學申請時有良好的參考依據,但是希望教育部能考量到,學習歷程檔案有沒有可能失去它的真實性?有沒有造假的可能?或是淪為家長的軍備競賽?希望教育部能更妥善規劃學習力程檔案的執行方式,讓他有更大的參考意義與價值。
- 多數學生、家長、甚至老師,對108課綱的了解不夠透徹,希望教育部能多加向學生、家長宣導
根據以上幾點,希望教育部能更妥善規劃、調整高中的108課綱。
利益與影響
- 讓學生能有更多機會探索自己興趣
- 讓自主學習時間有更大的價值
- 能讓更多學生了解每個學校有不同的校訂必修
- 讓校訂必修課程對學生有更大的意義與價值
- 學習歷程檔案能不失去真實性,有更多的參考意義
- 讓每個在教育體系的民眾都能透徹了解108課綱
4
已關注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