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災害防治部門
發布於
2015-06-05
截止於
2015-07-05
討論(尚餘0天)
0 留言
0
已關注
一、發展目標
傳統觀念中災害領域的調適作為分為預防、整備、應變與復原。但在氣候變遷的議題下,城市的治理應納入「韌性城市」的概念,花蓮能夠成為適應災害、與災害共存的城市,並在災害發生後始環境在短時間內迅速回復。
二、發展構想
進行縣內消防器材車、雲梯車、消防個人安全裝備、救護裝備、救護車等汰換及充實,以強化各項災害搶救戰力及提昇救災效率。此外將改善南濱抽水站既有抽水設備抽水功能不佳之問題,並增設滯洪池延緩市區積水
加速建置相關無線電裝備、個人用手提台、無線電中繼台、資通訊系統軟硬體設備等,提升防救災專用資訊系統、119勤務指揮派遣系統,有效通訊、指揮、派遣及管制,將災害損失降至最低、民眾生命及財產安全獲得最大保障。
10.災害防治部門
一、發展目標傳統觀念中災害領域的調適作為分為預防、整備、應變與復原。但在氣候變遷的議題下,城市的治理應納入「韌性城市」的概念,花蓮能夠成為適應災害、與災害共存的城市,並在災害發生後始環境在短時間內迅速回復。二、發展構想強化防救災硬體設備 進行縣內消防器材車、雲梯車、消防個人安全裝備、救護裝備、救護車等汰換及充實,以強化各項災害搶救戰力及提昇救災效率。此外將改善南濱抽水站既有抽水設備抽水功能不佳之問題,並增設滯洪池延緩市區積水提升防救災通訊及派遣系統 加速建置相關無線電裝備、個人用手提台、無線電中繼台、資通訊系統軟硬體設備等,提升防救災專用資訊系統、119勤務指揮派遣系統,有效通訊、指揮、派遣及管制,將災害損失降至最低、民眾生命及財產安全獲得最大保障。
投票或關注這項政策嗎?
如果想表達意見,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