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主(協)辦單位 內政部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您對於推廣「建築資訊建模BIM技術」,有任何的建議或看法嗎? 歡迎大家來開講!

發布於  2017-10-20  截止於  2017-11-19 

討論(尚餘0天)

留言總數 10 留言 15 已關注

BIM

【什麼是BIM?】

建築資訊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以下簡稱BIM)是指利用數位虛擬建築所帶來的事先模擬與資訊標準化、易於統整等優點,協助建築生命週期之規劃、設計、施工及營運維護等各階段之工程與管理作業。

 

【為什麼要用BIM?】

目前營建產業在建築生命週期各個階段(規劃、設計、施工、營運維護)間資訊交換上,仍以傳統的平、立、剖面圖說為主,導致資訊不易完整的傳遞、統整與維護,不僅無法有效提升營建產業的整體效能,甚至同時浪費不少材料與人力資源。而BIM就是為了解決前述資訊交換不足所帶來的問題,利用電腦可存取的標準化資訊模型,改良建築規劃、設計、建造與維護管理的完整專案工作流程。

 

透過BIM,各相關專業在建築生命週期中產生的重要資料,都可以更有效地保存與交換,形成新的營建協同作業模式與觀念,減少不必要的重複作業流程與資源浪費,並提升建築物的興建品質及營運效能,降低對地球環境的衝擊。

 

簡言之,BIM可帶來的效益如下:

 

  • 業主方面:加強瞭解營建工程專案進度與預期成果,以及成本、工期和品質的控管。
  • 設計方面:藉由精確的3D視覺化分析、可提早於設計階段進行跨領域專業的協同作業,使設計方案可行性得以隨時驗證與檢討修訂。
  • 施工方面:可於施工前進行設計碰撞檢查、落實Lean Construction(精實營造)施工技術等。
  • 使用方面:整合建築設備營運與管理系統,協助檢視設備系統運作與備品補充,優化建築設備性能,提供節能且健康、舒適的空間。

 

【BIM如何運作?】

與一般3D建模軟體不完全相同,BIM主要是利用電腦資訊之物件導向觀念,依實務施工流程、設備組成,將建築物及附屬之設備,有系統地拆分為數個虛擬元件,例如柱、樑、門窗、衛浴設備等。

 

各類的虛擬元件除了具有3D外觀,同時也包含與元件相關的屬性資料,例如,材質、性能等。利用這些虛擬元件族群,BIM建模人員便可以在電腦虛擬的空間內建造想要的建築物,也就是建築資訊模型(BIM Model)。因為元件已經具備了詳細的尺寸、屬性資料,設計單位可以利用BIM Model進行如:採光、設備傢俱擺放等模擬,以便與使用者溝通,調整優化設計。

 

不同的專業人員也可以在實際施工之前,整合空間配置、結構分析、機電系統等不同的BIM Models,檢查是否有設計不足與衝突,例如,樓梯淨高、管線重疊等,以免在施作時才發現,須打除重作,浪費人力與資源。最後,BIM Models也可作為建築生命週期中時間最長的維護管理作業的重要資訊依據。

 

【如何應用BIM?】

BIM目前已經受到國際間許多先進國家重視,例如美國、英國等,並透過政府與民間合作,共同推動BIM的應用。

 

BIM Model雖然是虛擬形態,但仍需要把它當作實體建築般認真看待。首先,業主應先提出符合自身需求及相對應成本的資訊需求內容,再由營建團隊針對業主需求,在營建過程中分段建置模型,交給業主檢核,才能在實體建築完工時,同時也完成了資訊充足、精確且與完工實體建築相對應的BIM Model。

 

所以,應用BIM並不只是採買電腦軟硬體即可馬上獲得前面所提到的效益,還要將建置BIM Model的工作整合,甚至是嵌入現有的營建作業流程及觀念中,才能有效率地同時完成虛實相輔的BIM Model與實體建築物。

 

【您對於推廣BIM,有任何的建議或看法嗎?歡迎大家來開講!】

為推廣BIM技術及觀念,並順利導入國內營建產業,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參考國外經驗並配合國內營建產業發展環境,已從輔導產業與培育人才、深化應用於設施管理階段、開發本土應用等方面,進行相關推廣與研究工作。

 

為使研究推廣工作更加完善,讓BIM成為國內營建產業與居住環境(Build Environment)的基因之一,我們希望可以廣泛傾聽民眾對於BIM研究推廣的建議或看法,請您提供寶貴的意見,作為未來BIM研究計畫擬訂的重要參考。

 

參考資料:英國建築標準公司所提供的介紹影片

What is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 NBS

機關綜整回應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17-12-06

綜整回應:

感謝一個月來各位網友的踴躍參與及互動討論,不論是針對目前研究推動成果表示支持、反對或提出意見,我們都已仔細的看過。並已彙整各位網友對於有關如何推廣「建築資訊建模BIM技術」所提出的相關意見,將作為擬訂後續BIM研究推廣計畫的重要參考依據。

一、分析說明

本次議題民眾發言總計25則,包括主議題7則、子議題18則。參照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眾開講」工作坊培訓課程內容,將民眾發言依照ORID法分析如下:

Objective客觀事實描述

1.   發言民眾對BIM的了解程度不一,落差頗大。發言民眾多數認同BIM所能帶來的好處,但仍有少數認為BIM只是一套3D軟體。

2.   民眾觀察到國內無BIM專責整合機關、部分業主與建築師對BIM認知缺乏、對BIM技術的解讀不同,也因此造成BIM推動與實務執行上的困難。

Reflective情緒反應

發言民眾感到相對於科技快速發展,BIM推動速度較慢。但也憂心只參考國外規範,可能不合國情。

Interpretive觀點、思考

1.   多持正面觀點,且認為BIM促成建築品質、效能提高,持續推動有助於循環經濟與非核家園。

2.   在推動課題的思考上,認為推動課題在於如何建立願景與產學交流管道、輔導業者提供元件、擴大推動層面,以及業界協助制定標準等。

3.   對於推動人才培訓認證之投票均表贊成。

Decisional行動、決定

1.   推廣方向—BIM為工具的國家資源整合中心,以大數據為導向的營建策略管理。

2.   導入對象—公共工程由政府率先使用,透過最有利標要求BIM,以利多方整合。

3.   營運維護—跳脫把模型產生施工圖概念,重要的是BIM於營運維護應用。

4.   指南標準—與產業界共同建立一全國性BIM協同作業指南、元件建置格式標準,以及建造與使用階段資訊交付格式、BIM 模型成效與驗收標準等技術文件,導入評估系統與建置準則,加強業主對BIM認知。

5.   編列經費—政府主管機關整合專業團體,包括建築、營建與土木機電技師公會,並與BIM工具提供者,協議合理使用費用,補助費用,創造官產雙贏。

6.   元件建置—建立標準化的命名與管理方式,提供業界自行建置。也可考量要求建材設備必需提供元件,或政府委請專業團體建置後授權使用。

7.   本土應用—研究應用BIM輔助建築物救災避難。

8.   軟體開發—市場BIM建置軟體費用越來越高,政府應投入開發BIM軟體,供給大家免費或低價使用,降低進入門檻。

二、參採情形或後續推動規劃

整體而言,發言民眾均具一定營建專業經驗,對於BIM的推動也持正面看法,所提意見大部分與本所科技計畫目標與辦理內容相近。本計畫後續推動重點如下:

1. 除賡續辦理研討會等相關活動外,將利用網路社群工具向公私部門業主、營建產業界以及一般民眾傳達完整且清楚的BIM觀念。

2. 持續參與公共工程委員會之BIM推動平台,並將本所BIM研究成果提供相關單位應用於輔助建管行政,以及建築公共工程實例之設計、施工與營運維護階段。

3. 透過公共工程採用BIM案例,整合產業界實務經驗與需求,並經由專業團體協助,滾動更新相關指南標準內容。

4. 科技計畫中已辦理中之元件建置及輔助避難等相關本土研究課題,將參考民眾提供建議,持續進行。

5. 其它有關工程預算編列BIM經費、BIM軟體開發等建議,囿於機關權責與計畫經費限制,將轉知相關單位參考。

「建築資訊建模BIM技術」的推廣關係到未來臺灣營建產業技術升級中長期發展方向,我們將參考各位網友提供的寶貴意見審慎處理,再次誠摯感謝各位網友的參與!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