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都市蓬勃發展,車流日趨龐大,交通管理成為政府機關一大挑戰,從蒐集車流資料至研擬交通管理策略,往往耗費大量人力與物力資源,而民眾對於交通設施安全性及便利性之需求日益提高,唯有讓大眾「行」得安全,才能提高幸福感,甚至提升城市競爭力。近年來由於智慧交通運輸服務之興起,及以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下稱IoT)導入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相關技術快速發展,影像自動辨識技術已逐漸成熟,若將這些AI技術應用於交通領域並加以運用,可望有效提升道路使用效率及安全,且因臺南市為文化古都,交通環境具「城鄉交通特性差異大」、「市區紋理緊湊街道窄」、「土地混合使用強度高」以及「觀光景點外來遊客多」等特色,空間運用上較其他縣市更受限制,更需藉由AI影像辨識和IoT數位科技,以澈底解決民眾停車問題。臺南市政府為加強路口行人與用路人之安全、提升停車格位使用效率、解決執法與開單之人力不足、改善交通壅塞等問題,自107年起導入AI影像辨識技術,陸續推動智慧安全路口,偵測闖紅燈等違規行為、設置智慧路邊停車格位及建置AI影像辨識之智慧交通管理系統等政策,合計經費約4,993萬元。審計部臺南市審計處為查核臺南市政府推動智慧交通運輸服務之政策,是否符合民眾需求並達成預期效益,爰規劃蒐集民眾對於應用AI影像辨識提升智慧交通運輸服務之需求與使用意向,有助於查核規劃之參考,以期洞悉臺南市政府相關政策規劃及執行層面需要改善之處,適時提出建議改善意見,增進安全便利之交通環境,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