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將OK繃、紗布、棉花棒從第一等級醫療器材移除

提議者 云

檢核未通過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4-03-06
檢核不通過
2024-03-13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自即日起開放郵購買賣通路販賣低風險的第一等級醫療器材,包括OK繃、紗布、棉花棒、一般醫療用口罩(外科手術口罩除外)、機械式輪椅等,但賣方必須是合格的醫療器材販賣業藥商,且設有實體店面。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

雖然已經開放郵購買賣通路,但一般民眾並不知道OK繃、紗布、棉花棒等物品不能在網路上販賣。政府在宣傳上似乎不夠到位,並未清楚地說明哪些物品一般民眾不能轉賣或交換,導致民眾容易陷入法律陷阱。許多人因為家裡多買或多餘的物品,在網路上販售時不知道違反了藥事法規,結果被衛生局檢舉,初犯就面臨三萬元的罰款。此外,許多民眾並不清楚OK繃、紗布、棉花棒等這類常見物品幾乎等同於民生用品,竟然因為交換或買賣而觸犯藥事法。

  
案例:

 A例:

網路上賣1物!她收衛生局來信 一票苦主嘆:第一次就被罰3萬

三立新聞網
2023年10月6日

販售日本很紅的OK繃,不過8月時就已經被網路商店強制下架,就再也沒上架。沒想到最近收到衛生局寄發的「陳述意見通知書」。對此,她直言當初真的不知道販售OK蹦是違法的,經營網路商店的經驗也是短暫的、非主業,「想請問有沒有人可以分享可以怎麼書寫陳述意見書」。

文章一出,就釣不少過來人分享經驗:「之前也賣到醫療用品過,後來被罰三萬」、「我第一次就被罰錢ㄌQQ」、「我也是第一次就被罰,而且兩樣商品違規15000+15000,直接貢獻」、「被罰過+1,40000飛走」、「有被罰過15000,基本上收到衛生局來涵都是要罰錢了事」。

(參考:https://tw.news.yahoo.com/%E7%B6%B2%E8%B7%AF%E4%B8%8A%E8%B3%A31%E7%89%A9-%E5%A5%B9%E6%94%B6%E8%A1%9B%E7%94%9F%E5%B1%80%E4%BE%86%E4%BF%A1-%E7%A5%A8%E8%8B%A6%E4%B8%BB%E5%98%86-%E7%AC%AC-%E6%AC%A1%E5%B0%B1%E8%A2%AB%E7%BD%B03%E8%90%AC-230512487.html)

B例:

很多人不知!她網售韓團「OK繃」觸法 最高可罰1千萬

黃潔文
2022年12月7日

小心觸法!高雄鳳山一名董姓女子,在知名電商平台「蝦皮購物」經營代購,去(2021)年12月因販售一組聯名OK繃,遭警方網路巡邏發現,賣家未經核准擅自販售醫療器材,將董姓女子依《藥事法》移送。高雄地檢署日前偵結,給予其緩起訴1年,並繳納1萬元罰緩處分。

(參考:https://tw.news.yahoo.com/%E5%BE%88%E5%A4%9A%E4%BA%BA%E4%B8%8D%E7%9F%A5-%E5%A5%B9%E7%B6%B2%E5%94%AE%E9%9F%93%E5%9C%98-ok%E7%B9%83-%E8%A7%B8%E6%B3%95-%E6%9C%80%E9%AB%98%E5%8F%AF%E7%BD%B01%E5%8D%83%E8%90%AC-065757401.html)

C例: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在蝦皮拍賣賣OK繃,雖然只有一、兩位購買,但每次買2-3件,衛生局不是根據購買人數而是根據購已賣出件數來處罰,因此賣出五件被視為嚴重案件,初犯就被罰三萬。

D例:在同一個區間不同賣場販賣OK繃,但卻同時被檢舉兩個賣場,衛生局表示一個產品罰一次,不考慮同一個區間的同一個罰則,並且指出每個衛生局的處理方式不同,有的衛生局可以將同一個區間的同一個罰則只處罰一次,但對於他所在的衛生局,只要有人檢舉,一個產品就會被罰一次,並不考慮是否在同一個區間同一個罰則。衛生局的態度非常強硬,讓人感覺像是在逼迫普通老百姓,欺負他們不知情,並且同一個區間一個產品就罰一次,讓B君幾度想不開。

E例:

另外還有一位80歲的老人家,在家中有一位領有殘障手冊的孫子,不知情的情況下委託親友幫忙賣藥妝品,也因此遭到重罰。老人家一度想不開,再怎麼跟向衛生局求情,但衛生局仍然不放過。老人家在陳情書中提及了行政罰法第8條的規定:「不得因不知法規而免除行政處罰責任。但按其情節,得減輕或免除其處罰。」但衛生局完全不理會。

這些案例是不是顯示了在執行藥事法出現了一些問題。對於不知情而犯錯的普通百姓,是不是需要更具彈性和人性化的處理方式,以減少對民眾的不利影響。希望政府可以考量將OK繃、紗布、棉花棒從第一等級醫療器材移除,連棉花棒等物品也列在其中,控管太嚴格,一般民眾搞不清楚什麼是醫療器材?什麼是民生用品?讓不知情民眾交換或買賣初犯就罰三萬也實屬太重。一般民眾也並不是有營利目的,初犯就罰三萬,實屬太重,甚至有人遭被警方查獲,遭到緩起訴一年,是不是過於浪費社會資源。

利益與影響

 減少社會資源:將OK繃、紗布、棉花棒從醫療器材移除,可節省警力和社會資源,讓警方及衛生局能將資源用在更需要的地方,提升對民眾更重要的服務與支援。

便利性增加:移除這些物品的規範可能使得醫療人員在某些情況下更加靈活,不必受到第一等級醫療器材的限制。

增加消費者選擇:讓民眾有更多的選擇,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做出更多選擇。
提高市場競爭:開放市場可能會增加競爭,推動製造商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水準,讓消費者受益。

產品品質控管:放寬販售門檻後,加強對產品品質的監管和控制,以確保消費者的安全和權益。

附上檢驗合格證書:開放第一級醫療器材網路販售不需要藥商執照,相對也取消了實體店面的限制,但須付上檢驗合格證書,保障消費者使用安全

提高上游製造廠商的檢驗標準:提高上游製造廠商的檢驗標準,保障消費者使用權利。

 

希望政府能夠考量調整第一等級醫療器材的控管,將OK繃、紗布、棉花棒等物品移除其中。現行的控管規定對一般民眾來說過於嚴格,導致不清楚什麼是醫療器材、什麼是民生用品。對於不知情而犯錯的民眾,處以三萬元的罰款實在過重。一般民眾不同於廠商,對他們而言,這樣的處罰真的太沉重,甚至有人遭被警方查獲,遭到緩起訴一年。

 

相關連結

0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