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Makris
已附議29 (時間已截止)
尚須4971個附議
由青輔會調查12000應屆畢業生:「如果可以重新選擇的話,是否仍然會選擇目前就讀的科系?」,有41.6%的學生回答不會,而其中一個原因是「性向興趣不符」(佔比42%)。對於想要念大學的高中職生來說,除了想要進入理想大學外,選對科系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現今許多大學雖開設科系博覽會,民間亦有IOH等平台幫助高中職生了解大學科系,但若仍讓高中生實地參與大學課程,相信能讓年輕學子更加了解自己的興趣是否和科系符合。
訴求一:高中端。目前許多高中課表有綜合課程或是特色課程,可利用此時段讓高中生到大學旁聽想去科系的課程。每學期參與四到五次,共計四學期(高一高二),每學期可選擇不同科系。高中生可到附近的大學旁聽,若附近大學無開設相關學程,也可由教育部或是校方補助到較遠大學旁聽。
訴求二:大學端。在民國96年有開設「大專校院服務學習方案」,其中實施內容有校訂共同課程、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對於大二等較為了解科系的學生來說,可加設讓大學生去附近高中講解科系的課程。
高中端:高中生透過實際的旁聽,除了能探索該科系內容外,也能認識旁聽的大學。另外,透過長時間的旁聽,每次上課完後也能確認自己的興趣是否符合該科系。高中生也能因為旁聽不同的科系,進一步釐清許多科系之間的差異。影響範圍廣達每年數十萬高中職生,高中生可避免選錯科系,讓國家的青年學子儘早確認自己的志向乃至職涯發展
大學端:目前服務學習雖有開設許多課程,但對於某些打掃校園環境的課程來說,讓大學生幫助自己未來的學弟妹不啻是件好事。同時,大學生在講解科系的同時,更加了解自己的科系,而和高中生一同學習、一同思辨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