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主 題**:修訂《菸害防制法》規範,移除紙菸菸盒警示圖片,保留並強化文字健康警語 

提議者 黎大郎

已附議2 (時間已截止)

尚須4998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5-03-25
檢核
2025-03-25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不通過
2025-05-24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一、背景與現況分析** 

台灣現行《菸害防制法》規範,紙菸菸盒須以 **85%面積** 印製健康警示圖文,包含吸菸導致疾病之照片與文字警語(如肺癌、口腔病變等)。此政策目的在降低吸菸率,並透過視覺衝擊提醒健康風險。
然而,實務上發現以下問題:
1. **警示圖片成效爭議**:
- 部分民眾反映圖片過於驚悚,可能引發青少年好奇或產生反效果(如對病變影像麻木化)。
- 國際研究(如《Tobacco Control》期刊2021年)指出,文字警語的「明確資訊傳遞」效果高於純依賴視覺刺激。

2. **社會觀感與實用性**:
- 菸盒被丟棄後,病變圖片可能造成公共環境視覺污染,或對兒童產生不當影響。
- 現行設計壓縮品牌標示空間,間接導致私菸流通(因合法菸品外觀同質化,難以辨識真偽)。

3. **法規與國際趨勢調整**:
- 部分國家(如美國、日本)僅要求文字警語,並透過「提高警語字體比例」與「輪播多種警示訊息」維持效果。
- 台灣可參考此模式,兼顧警示功能與社會接受度。

 

 **二、具體建議方案**
1. **修法移除警示圖片,保留文字警語**:
- 修正《菸害防制法》第X條,刪除菸盒印刷「警示圖片」之強制要求。
- **替代措施**:擴大文字警語面積至 **90%**,並採用清晰、高對比字體(如黑底白字),確保訊息可讀性。

2. **強化文字警語內容與輪播機制**:
- 制定多組具體警示訊息(如「吸菸導致中風風險增加50%」、「每年X萬人死於菸害」),定期更新以避免麻木化。
- 加入「戒菸成功率數據」與「戒菸專線資訊」,提供正向行動指引。

3. **配套措施**:
- 加強取締非法菸品,並要求菸盒保留「防偽標籤空間」,降低私菸混充問題。
- 結合數位媒體宣傳(如社群平台、影音廣告),彌補移除圖片後的警示強度。

 

利益與影響

 

 **三、預期效益**
1. **提升警示訊息接受度**:
- 避免因視覺衝擊引發負面情緒,促使吸菸者更理性閱讀健康資訊。
- 降低兒童接觸病變影像的爭議,符合社會多數對「公共衛生宣傳合宜性」之期待。

2. **打擊非法菸品**:
- 合法菸品可保留部分品牌標示(如5-10%面積),便利消費者與執法單位辨識真偽。

3. **與國際規範接軌**:
- 採用文字為主之警示,符合更多國家的立法彈性,避免過度干預商業設計衍生貿易爭議。

 

**四、可行性評估**
1. **法規層面**:
- 僅需修正《菸害防制法》子法規,無需大幅修訂母法,程序門檻較低。
2. **社會支持度**:
- 可透過民調評估公眾意向,若多數支持調整,易獲立法與行政部門採納。
3. **成本效益**:
- 菸商需重新設計包裝,但長期可降低合規爭議;政府節省圖片設計與宣導成本,轉投入數位戒菸服務。

 

**五、結語**
移除菸盒警示圖片並非弱化菸害防制,而是以「更理性、可持續」之策略達成政策目標。透過強化文字訊息、結合數位工具與防偽機制,台灣可兼顧公共健康、商業規範與社會觀感,打造更有效率的菸害治理模式。

 

1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