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請政府規劃依「家戶生養子女數」設定「民生(公共)消費部分減免」政策。

提議者 徐秉嵩

已附議22 (時間已截止)

尚須4978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1-01-22
檢核
2021-01-22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不通過
2021-03-23
請政府規劃依「家戶生養子女數」設定「民生(公共)消費部分減免」政策。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歷來政府均知悉少子化及人口老化不僅是國家發展隱憂,甚至已經在部分領域開始出現危機(例:年金請領),故政府提出以「國安層級」研擬因應少子化相關政策。十餘年來,可見的相關政策已提出:各地方政府之生育補助、育托兒補助、勞、(公、國)保生育津貼、育嬰留職停薪,提高綜所稅免稅額等。

在「少子化是國安問題」的論點定調之後,各地方政府亦視各自財政狀況提高生育補助,財政條件允許之下級鄉鎮市也提出各自版本的「加碼獎勵」。然就統計資料顯示,我國自2020年開始出現生育率與死亡率的死亡交叉,也就是出生率首次低於死亡率,意味著我國國民總數開始減少。這樣的變化趨勢帶來的國家危機是:國民生產力降低、總體消費能力下滑、國民老化造成醫療支出成本提高、年金給付條件失衡(繳的人少、領的人多)等,生育率降低乃至老齡化社會之影響可見一般。可是就趨勢來看,在政府提出各種補助及獎勵之後,為什麼生育率還是持續下降呢?

探究少子化的原因眾人皆指謂經濟因素,「賺不到錢怎麼養?」、「物價那麼貴怎麼養?」、「養小孩甚麼都要花錢、、、」;於是乎「怎麼賺錢」、「怎麼賺多一點錢」,似乎就變成解決低生育率的必然解方。然就目前既有的政策來分析:生育補助、勞、(公、國)保生育津貼只能是獎勵性質拿到的補助金,實際所得還遠不夠買孩子的尿布跟奶粉,更遑論漫長的養育過程。育托兒補助確實可解年輕雙薪夫妻的燃眉之急,降低綜所稅免稅額一年只能開心一次,育嬰留職停薪還必須擔心期滿後還有沒有適當的職缺。從政策行銷的角度來看,政府當然是立意良善,但看來確實是不太吸引人。

「賺不到錢怎麼養?」、「物價那麼貴怎麼養?」、「養小孩甚麼都要花錢、、、」,從這些年輕父母的顧慮來看,點點滴滴、時時刻刻的經濟壓力,才是不敢生養小孩的真正原因。影響國家經濟條件之內外部因素過多,不是一時半刻可以有感;但降低年輕父母的經濟付出壓力,卻是可以時刻且深刻感受到的。若是可以把公共資源轉化成為長久及永續的「生活津貼」,也就是讓年輕父母認為我生了小孩反而可以讓我的家戶支出比率下降;每個月可以實際感受到生養小孩的經濟惠勢,這樣才可以真正從源頭提高生養子女的意願。

 

利益與影響

政府利用公部門可掌握的資源,將生養子女數與民生消費支出折扣掛勾,因而變相形成一種「生活津貼」。獎勵形式的「生活津貼」,可以從「降低民生支出比率」的角度來設計。在政府可掌握及利用的公共資源中,包括公共交通、水、電、瓦斯、加油、生活用品消費(例:農會產銷部、台糖等國營企業供銷部、中油加油站購物),按照「家戶生養子女數」多寡設計折扣區別,對年輕夫妻來說生養小孩雖然會提高生活開銷費用,但生活成本在實質上卻可以因勢降低,負擔自然可以減輕。也就是藉由政府規劃的津貼政策,從「讓你賺多一點」,轉變成為「怎麼幫你省下養小孩的錢」。如此一來,生育率降低的根本原因才可以有效排除。

相關連結

3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