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一群高中生
已附議675 (時間已截止)
尚須4325個附議
我們提議將「勞動權益」編入「課綱」,從小培養勞動權益的正確認識,扎根勞權意識!
透過教育,避免未來權益受損,提升社會對勞權的重視,營造更友善的職場環境,促進經濟發展。
支持我們的提案,為台灣勞工的未來注入更多希望!
提案背景:
台灣的勞動人口有1,198萬4千人,勞工在社會與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勞工的權益更是我們應該注重的議題。
在勞權保障中,法律僅能保障勞權的最低底線,如最低薪資。此時,工會便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提供勞工團結的平台,集結眾人之力,爭取更多的權益、更大的保障、更好的福祉。也能在勞資糾紛時,與雇主協商,促成雙方的共識及和諧。
然而,台灣的工會組織率卻不盡理想,以談判協商能力大的企業工會與產業工會為例,直至2023年底只有7.9%。許多工會更是在公司面臨倒閉或合併時才被成立,被當成自救會,工會原先的功能並未能充分發揮。
究其原因,有若干因素,其中包含勞工缺乏興致、害怕與雇主產生糾葛、不願意挺身而出爭取,抑或是雇主打壓參與工會的員工,以及社會大眾對於工會的負面看法及誤解。在在顯示出國人的勞權意識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我們認為,為提升大眾的勞權意識,應向下扎根,從國民教育階段開始,透過學校教育建立正確的勞動權益觀念,就業後,勞工懂得維護自身權益、雇主懂得避免剝奪勞工的權益、社會大眾願意支持勞權,進而促進社會公平,落實人權保障。
雖然目前已有部分縣市推行勞權課程,例如新北市的高中職勞動權益課程,分別於高一與高三入班授課兩小時。但課程沒有納入課綱,也沒有推行至全國,導致多數學子仍對勞動權益感到陌生。同時我們也認為,正確的價值觀需要從小養成,因此勞動教育課程應該從國小開始,逐步強化觀念,了解法規規定,進而真正落實勞權精神於社會中。
提案內容:
我們提議在國民教育的「課程綱要」中納入「勞動權益教育課程」,以提升學生對以下內容的認識:
課程設計將依照學生的心智發展與認知能力分階段推進:
實施方式:
提案效益:
尋求支持:
我們需要您的聲音!透過這項提案,讓勞動權益教育從國民教育開始,打造更優質的勞動環境與社會。請加入我們,支持這項提案,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立即行動:
讓我們攜手推動這項改革,為台灣勞權打造更好的未來!
透過在國民教育階段扎根勞權意識,從小建立對勞動權益的正確認識,潛移默化正確的勞權觀念。
同時,強化社會對勞權的關注與重視,減少對勞動議題的誤解,增進公民素養與社會責任感的提升。
再者,勞動教育的推行還能促進社會公平,讓每個人了解並尊重勞工權益,營造更友善的職場環境,有助於勞資合作與職場和諧。
最後,勞工權益的保障提升能帶動勞動穩定,提升生產力,進一步促進整體經濟發展,為台灣的未來注入更多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