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coffee
已附議161 (時間已截止)
尚須4839個附議
一、提案內容
將心理健康假納入現行請假別中。學生因心理或精神不適,可申請心理假,無需檢附證明文件,每年至多請假十二日為限。
隨著台灣自殺年輕化議題的浮現(衛生福利部,2021),凸顯心理健康政策刻不容緩。根據教育部統計,從 2016 年到 2020年,國小學生到大學生試圖結束生命的通報案件數從1089件大幅增加到 8,730件,五年内成長八倍之多。
二、參考案例
國外:美國奧勒岡州最先通過「美國心理假」法案,學生能請「心理健康假(mental health days)」的方式來自主調整心理狀態。此外,美國猶他州、緬因州、科羅拉多州及維吉尼亞州等12州也接連通過這項法案。
國內:台灣國立中山大學通過新增「心理不適假」的假別,並搭配導師關懷與諮商介入等相關配套措施,協助學生健康調適。國立成功大學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也分別於111年12月16日和112年3月29日通過修訂學生請假規則,新增「心理(調適)假」列入請假種類。學生因心理或精神不適,可申請心理假,無需檢附證明文件,每學期至多請假五日為限。目前全台已有20所大學將心理假納入現行假別中。
一、 背景
(一) 衛福部(2020)指出:平均每11人就有1人看過身心科或精神科,因身心疾病導而用藥的人口多達381萬人,一年共服用11.25億顆鎮靜安眠藥。這樣的使用量,較2016年國人年使用8.53億顆安眠藥,增加約32%。
(二) 立委邱臣遠2021年8月23日指出,臺灣僅有22間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每間需服務106萬人;而衛福部「國民心理健康促進計畫」中,人均預算低於一碗泡麵價錢,不到27元。
(三) 世界經濟論壇於(2018)指出:心理疾病在世界個國家呈上升趨勢,預估2010年至2030年全球經濟可能損失高達 16兆美元。
(四) 憂鬱症會造成嚴重的社會經濟負擔(social economic burden),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心血管疾病。憂鬱症也是所有造成失能(disability)疾病的第一名。憂鬱症在台灣一年所造成的社會經濟損失,已逾350億元新台幣 (張家銘,2006)。
二、 緣起
(一)WHO宣示「沒有心理健康,就不算健康」,且心理健康為基本人權。
(二)蔡英文總統「五大心理健康行動」政見,提及國家級心理健康計畫。
(三)《精神衛生法》、《自殺防治法》及《衛生福利部組織法》規定,推動心理健康政策及方案之規劃、訂定及宣導事項等。
(四) 依《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學習評量辦法》第 二十四 條,學生請假別,分為公假、事假、病假、生理假、婚假、產前假、娩假、陪產假、流產假、育嬰假及喪假。當我們心理生病不舒服的時候,我們可否有心理健康假的選項呢?
三、目的與效益
(一)提升心理健康素養。(二)倡導與促進心理健康政策。(三)提升心理健康覺察敏感度。(四)強化自殺防治初級預防工作。(五)促進心理健康。(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七)減少心理疾病汙名化。
四、目標族群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學生。
參考來源:
Cofe, 十二年國教學生心理健康假
https://join.gov.tw/idea/detail/a49e78d7-1d80-4a5d-943d-f528824666f6
Mlidy, 予以學生及勞工心理健康假
https://join.gov.tw/idea/detail/e85cf78d-a402-4ccd-a9d6-5ece893e5f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