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Emma
已附議12 (時間已截止)
尚須4988個附議
颱風假統一由氣象局發佈
決策統一標準及公開透明
壹、提案背景與動機
一、背景說明
颱風假是台灣針對自然災害設立的應變措施,目的是保障民眾安全並降低風災危害。然而,現行颱風假制度因地方政府各自決策,導致標準不一,公告時間只有共識,進而影響政策信任度。
二、問題現況
放假標準不一致:颱風風雨強度差異大,卻可能導致放假不均或放假過多的現象。政策決策透明度不足:民眾難以理解決策依據,導致對地方政府與氣象局的不信任。經濟與社會運作受影響:颱風假或不適當放假,造成企業經濟損失與社會活動停滯。
三、提案動機
颱風假是台灣針對自然災害應對所設立的制度,希望可以保障公眾安全、減少風災帶來的危害。然而,由於各縣市放假標準、和公告時間的不一致,使得民眾對於颱風假的期待不同。也因為近期的颱風——山陀兒,明明風雨不大,但卻放了兩到三天的颱風假,相對的康芮颱風造成的影響比較劇烈,平地卻只有放了一天。基於此,我們希望藉由深入分析現行颱風假制度,了解其改善空間,嘗試提出一個更具適應性和一致性的方案。
貳、提案目的
本提案的目的在於針對現行颱風假制度的不足之處,提出一個具體的改善方案。同時,我們希望透過參考國際經驗,借鑒其他國家的天然災害應變措施,特別是如何在政府、企業與民眾間協調,並且兼顧社會運作的穩定與經濟成本,提出符合台灣需求的制度,並提高民眾對於颱風假決策過程的支持,最終達到保障生命財產安全、穩定社會運作的目標。
參、方案內容
一、方案名稱:颱風假統一發放與透明機制 — 建立統一的放假標準
二、具體方案:
針對颱風假決策的不一致性與資訊透明度不足的問題,制定統一標準並引入透明化機制,確保決策過程公平、科學且公開透明,降低公眾疑慮,增強政府決策的公信力和執行力。
三、具體措施:
(一)會議制度:設立颱風期間緊急會議制度
在颱風來襲前或可能影響當地的預警發布後,立即召開緊急會議,由地方政府牽頭,氣象局提供最新氣象資訊,並邀請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由依據氣象局依據颱風可能帶來的降雨量、風速、地區地形特性等科學數據,結合專家意見和歷史經驗,提出是否放假的建議。氣象局依照會議結果進行綜合評估,並根據統一標準迅速作出決定,確保放假與否的決策合理性與一致性。並由行政首長進行公布。
(二)決策公開:加強放假決策的透明度
將颱風假決策的依據、過程及最終結果通過地方政府的官方網站及社交媒體平台公開。具體包括:
1.氣象數據:如颱風中心位置、移動路徑、預測風速與降雨量。
2.專家建議:包括氣象專家與災害管理專家的綜合意見。
3.決策會議摘要:對會議討論的重點內容、參與單位及最終決定進行簡要說明。在官方公告中,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向民眾解放 假與否的考量,例如颱風可能對交通、電力、供水及其他基礎設施造成的影響,幫助公眾理解決策的合理性。
(三)補充應急機制:確保突發情況應對靈活
設置「動態調整機制」,針對颱風路徑變化或強度預測更新,地方政府可提前公告並及時調整決策。完善應急通報系統,通過APP通知及社交媒體,第一時間向民眾發布最新的是否放假之安排。
利益與影響
一、實施方案前
(一)影響
1.放假連鎖反應
2.颱風假趨向「民粹化」
(二)利益:
1.操縱選票
二、實施方案後
(一)讓颱風假放得更有效率
(二)增強民眾對政府的信任
(三)強化政府部門合作與社會穩定
(四)保障社會的安全與福祉
(五)提高民眾的防災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