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鄭翊廷
已附議28 (時間已截止)
尚須4972個附議
根據《高級中等學校訂定學生服裝儀容規定之原則》,我們建議對相關條文進行如下修改:
第四條新增第六項:學生可自由選擇穿著校服褲或便服褲。
第六條新增條款:學校及教師不得以任何正面或負面的誘因影響學生對於校服褲或便服褲的選擇意志。例如,不得以分數加減、增減值日生次數,或限制學生未穿校服褲進入特定場所等方式,強迫或引導學生穿著校服褲。
學生支持度與現狀分析
根據我在我們學校所做的民調,願意填表單的同學中高達九成支持修法讓學校無權管理學生褲子,主要理由是希望能夠擺脫學校對學生褲裝的過度管控。這樣的結果與我校校服褲設計的不適感息息相關,但這並非我校的獨特現象。事實上,許多其他學校的學生也對制服褲抱有類似的反感,甚至出現了學生自嘲自己學校的制服褲像是「菜瓜布」、「玉米」等諧稱(來源:三立新聞網)。這些戲謔背後,反映的正是校服褲設計與舒適度問題的普遍性。
針對校園安全的顧慮
不少人反對便服進入校園,主要是出於對校園安全的擔憂。雖然現今已有越來越多的學校開放學生穿便服上學,部分師長仍對此持保留態度,認為這可能會增加校園管理的難度。然而,這項修法並非徹底開放便服,而是僅限於褲裝部分,學生仍需穿著學校指定的上衣。這樣的設置既能保留學生辨識度,確保校園安全,也能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舒適選擇。
針對校園攀比的擔憂
有些持反對意見的人擔心,開放便服褲會導致學生之間互相比較,進而引發攀比之風。然而,我們學校在實行開放便服褲半學期的試驗中,這樣的現象幾乎沒有出現。一方面,褲子不像上衣、鞋子或手錶那樣明顯,屬於較不顯眼的穿著部位;另一方面,昂貴的褲子與學校運動服上衣的混搭效果往往顯得格格不入,學生反而更傾向於選擇舒適且實用的服裝。這顯示出,褲裝開放不會如部分人所擔憂的那樣,成為攀比的溫床。
褲子舒適度與健康的考量
開放褲裝選擇的最大好處,無疑是解決了學生對舒適度的迫切需求。許多校服褲的生產廠商為了壓低成本,採用了較劣質的布料或染料,導致褲子不僅質感粗糙,還可能影響學生的皮膚健康。此外,現行的校服褲設計往往忽略男女生理構造的差異,僅僅在顏色和尺寸上做出區別,這種單一化的設計無法滿足不同性別學生的需求。開放學生選擇自己購買的便服褲,可以大大改善這些問題,讓學生在校園內穿得舒適、自在。
為何不直接改版校服褲?
有些人可能會問,為何不乾脆改進校服褲的設計?這當然是一個合理的建議,但根據許多有參與過校服改革的師長經驗,校服改版往往是一個冗長且複雜的過程,涉及多方討論與多輪投票,最終結果常常在學生畢業後才會落實。這種延遲效應使得即便校服褲進行改版,也未必能及時解決當前學生的需求。因此,我們認為,開放便服褲和改版校服褲可以「雙軌並進」,如果未來校服褲設計得當,學生自然會選擇穿著學校提供的褲裝。
這是最好的妥協方案
經過多方討論與實踐經驗的積累,我們認為,開放學生自由選擇褲裝是目前最為合理的方案。相比於直接全面開放便服,這種「褲裝開放」的形式既能滿足學生對個人舒適度的追求,又不會對校園安全與管理造成過大的衝擊。這種漸進式的改革也更符合主流社會的期待,避免了過於激進的變革可能帶來的爭議。
因此,我們誠摯地邀請您加入連署,支持這項修法提案,讓學生擁有更多選擇權,並共同推動更為自由、開放的校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