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創業資本額在新台幣25萬以下,負責人勞保費和健保費之減免

提議者 草創人

已附議8 (時間已截止)

尚須4992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17-11-27
檢核
2017-11-28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不通過
2018-01-27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一、為鼓勵商業登記及增進創業,資本額在新台幣25萬以下,員工人數五人以下,且經合法登記之營利事業,負責人勞保費和健保費按目前之金額,再予以減免如下:

  • 第一年:減免50%
  • 第二年:減免25%


二、負責人為身心障礙者,按目前之金額,再予以減免如下:

  • 第一年:減免60%
  • 第二年:減免30%

利益與影響

利益:

  • 增進各行各業勞工創業意願、降低創業營商風險,促進創業以增加國民所得。
  • 增加合法登記之營利事業,自源頭完善稅基,達成租稅公平,並間接促進食安追查效率。
  • 鼓勵身心障礙者創業。
  • 增加雇主數量,使勞資供需正向循環,增加就業機會,減少地下經濟。

影響:

  • 政府需支出勞保補助予小規模創業之負責人。

說明:

我國對大型企業補貼稅費由來己久,然而勞工工資成長卻不如預期,即使天使投資,也淪為資本家競逐的市場,大企業有機會降低營商風險,但有創意的勞工散布各行各業,未必能享受同等優惠,因此不如在創業相關規費稅費進行實質減免,針對小規模創業的勞工,給予適當減免,使之有機會降低營商風險,再者小規模創業多半沒有水電土地問題,只要實質規費稅費公平,即增加競爭力。

根據經濟部的統計,台灣企業的平均壽命是13年,但40%的新創事業會在第一年結束,更有95%的事業會在5年內結束,而能順利成長的公司是少之又少,因此政府協助之時效性和成果甚為相關,故建議前二年予以減免勞健保費用。但創業者亦應自負風險,故減免數為50%。

此外根據主計處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每人每年可支配所得約在30萬上下,故以25萬為小規模創業之設定門檻,應接近市場現狀,亦屬合理。

目前勞健保費用採用平均數的推論式設算,顯不合市場情況,與經濟部的顯示創業失敗的數字相違悖,多數負責人在新創時期之月薪所得,極少能達到每月3萬多元,事實上失敗及虧損者反而佔多數。

此外目前小規模營利事業,由於經營風險及稅費考量,多半採不登記營業,致使稅基從源頭流失,不如採鼓勵方式,類似統一發票之中獎概念,自源頭鼓勵登記,完善稅基,日後可達租稅公平,可減少日後輔導登記開發票之工作,亦可間接協助食安或非法產品之追查。

身障者遭以人頭方式登記為負責人,己有相關規定,不在此討論範圍內。

1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