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Eric
已附議38 (時間已截止)
尚須4962個附議
1.目前淡水地區雖已有推動淡江大橋、淡北平面道路以及芝投公路可行性評估中,然而淡海新市鎮位於淡水區內,該計畫屬於國家級規劃的新市鎮,計畫入住人口為30萬人(目前約3萬人設籍),若以現行聯外交通評估,現在淡水地區設籍人口17萬,未設籍流動人口應該也有2-3萬人,光是目前上下班尖峰時段,捷運搭乘人數以及車流量均大大超出負荷,縱然等113年淡江大橋及淡北道路通車,然而若因此吸引更大量人潮入住,往台北市通勤的車輛,多半還是利用既有的台二線或未來興建的淡北道路,但終究這些都是屬於平面道路,並無法快速紓解車潮,只能分散車流。
2.因此建議應該由公路總局對於快速公路重新規劃,可配合既有的台二線興建快速公路,末端可銜接至國道高架道路位於環河快速道路處,以高架快速公路方式藉此大幅改善淡水地區聯絡台北市方向之車潮,因現有淡海新市鎮及淡水區居民大部分仍是有赴台北市就學或就業的需求,既然淡海新市鎮是國家級的重劃區,其對外聯絡的交通理應有國家等級的規劃,淡江大橋係負擔前往國道桃園以南、機場以及新北市新莊三重板橋新店地區的交通車潮,台二線高架快速公路則可負擔前往台北市各區域的交通樞紐,淡北平面道路則可有效疏散台二線一般道路的車潮。
3.若既有的台二線道路腹地不足,可考量以雙層高架的方式,便可有效解決。在既有道路興建高架快速公路,可能會遭逢當地住戶抗議,但為了國家長遠規劃及多數人利益,孰輕孰重還是要由政府做出最好的判斷,沒有進入保育區或者特地保護區,也不會有環評的問題,這個計畫應該要在大量人潮車潮影響交通以前,先行完成規劃並興建,以期達成國家級淡海新市鎮發展及紓解台北地區居住擁擠高房價的問題,一舉數得。
對於淡海新市鎮發展有極大利益,且也能有效解決假日赴北海岸及淡水地區對外交通嚴重壅塞的問題,不需另外做環評,只需在原台二線興建高架快速公路即可完成,經費跟可達成效益都屬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