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建議公車設置自動輪椅斜坡板

提議者 啟釐

已附議8 (尚餘57日)

尚須4992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5-10-28
檢核
2025-10-30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附議中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 建議主題:公車設置自動輪椅斜坡板

一、建議目的

為了提升行動不便者、年長者及輪椅使用者的公共交通便利性與安全性,建議在市區及主要路線公車全面設置自動輪椅斜坡板系統,達成交通平權與無障礙出行的目標。

二、設置理由

• 無障礙交通需求提升:

隨著高齡化社會發展,使用輪椅、助行器及嬰兒車的乘客比例逐年上升。

• 減輕駕駛人負擔:

傳統手動斜坡板需司機下車操作,不僅耗時,也影響行車時程。

• 提升乘客安全性:

自動伸縮式斜坡板可穩定展開,減少手動操作可能導致的滑落或傾斜風險。

• 符合國際趨勢與法規要求:

多數先進國家(如日本、德國、加拿大)公車均配備自動斜坡板,確保公共交通無障礙。

三、實施方式建議

• 優先試辦路線:

於醫院、公園、學區及轉運站路線先行安裝,以評估實際使用情況。

• 技術選型:

採用電動伸縮式或液壓自動翻轉式斜坡板,並配備防滑表面與感測安全鎖。

• 維修與教育訓練:

建立例行維護制度,並訓練駕駛人正確操作及應急處理方式。

• 資訊整合:

公車APP及站牌應顯示該車是否配有自動斜坡板,方便乘客查詢。

四、預期效益

• ✅ 社會效益:促進交通平權,增進弱勢族群社會參與。

• ✅ 經濟效益:提高搭乘人數,間接提升公共運輸使用率。

• ✅ 形象效益:展現城市友善與進步形象,符合SDGs永續發展目標。

五、結論

公車設置自動輪椅斜坡板是推動無障礙交通的重要一步,建議交通單位分階段推行,逐步達成「人人都能搭乘的公共運輸」願景。

 

利益與影響

以下是「公車自動輪椅斜坡板的利益與影響分析」

🟩 一、利益(優點)

1. 無障礙交通的實現

• 讓輪椅使用者、長者、行動不便者能安全上下車,提升他們的出行自由度。

• 促進「交通平權」,使大眾運輸服務更加包容。

2. 節省人力與時間

• 自動斜坡板可由司機一鍵操作,不需人工搬運或手動安裝。

• 上下車效率提升,減少公車停靠時間,提升整體運行效率。

3. 提升公共形象與社會責任

• 顯示政府與公車業者重視弱勢群體權益。

• 增加民眾對公共交通的信任與好感,形塑友善城市形象。

4. 安全性提高

• 自動控制的坡度與鎖定機制可降低意外滑落、傾倒風險。

• 對於司機及乘客皆減少勞動負擔與潛在事故。

🟥 二、影響(挑戰與考量)

1. 成本問題

• 初期設備成本較高(安裝自動斜坡板需改裝車體)。

• 後續維修、保養、零件更換成本需長期編列預算。

2. 系統維護與可靠性

• 自動斜坡板若損壞,可能導致輪椅乘客無法上下車。

• 需要定期檢測與技術支援,否則可能造成服務中斷。

3. 培訓與操作

• 司機需接受操作與應變訓練,確保正確使用。

• 若使用不當(如坡度未完全放平),仍有安全疑慮。

4. 時間與調度考量

• 雖可自動操作,但仍需額外幾十秒上下車時間,需在行車時刻表中預留。

• 若路邊空間不足(如人行道過窄),坡板無法完全展開。

🟦 三、社會整體效益

面向效益說明🔸 社會提升社會包容性與公平性,促進高齡者與身障者外出參與活動。🔸 經濟增加公共運輸使用率,帶動商圈與公共設施活化。🔸 法規符合無障礙環境建設與《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等相關規範。🔸 文化形成尊重多元、平等使用公共資源的社會文化。

🟨 四、結論

公車自動輪椅斜坡板的推行,是科技助力社會公平的具體實踐。

儘管有成本與維護挑戰,但其在安全、尊嚴與平等方面的正面價值,遠大於短期開支。

若政府能結合補助、技術標準與定期檢修制度,將能有效推動全國性的無障礙交通環境。

 

執行時間4天
0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