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DK
檢核未通過
壹、計畫背景與國際情勢說明
■ 為什麼做(背景與必要性)
2024 年川普重返白宮後,美國貿易政策急轉直下,宣布重啟高關稅政策,並擴大「美國製造回流戰略」,直接威脅以出口為主的經濟體。台灣因對美出口比重高,首當其衝。 同時,中國經濟放緩,對台加大經濟脅迫與統戰行動,地緣風險明顯升高。台灣目前出口依存度高達 GDP 的 60%,其中 35% 以上集中於中美兩大市場,產業結構過度集中,風險極高。 若未採取前瞻策略與政策整合,未來三年恐面臨出口重創、產業轉型停滯、就業惡化與國際信任崩潰的多重危機。
■ 要做什麼(政策目標與總體方向)
本提案建議政府推動一套 多模組 × 可執行 × 可滾動調整 的全國行動方案,目標包括:
1.強化出口市場多元布局與談判能量
2.建立產業鏈自主化與備援機制
3.落實風險預警與模組化應變演練
4.協助中小企業轉型與出口風險分散
5.推動跨部會協作與中央-地方聯動執行體制
■ 為因應五大重點策略目標,設置重點十三項應對模組,全面涵蓋多元出口、對美談判以及未來全球貿易風險預防、地緣政經風險及預防、關鍵技術保護機制、產業供應鍊去風險機制、弱勢救助及企業轉型協助、碳合規及綠色轉型輔導、台灣品牌支持、中小型企業合規輔導、經貿後勤聯動機制、能源風險及預防等,且十三個模組可因應未來全球任何可能性經貿風險。
以下提供因應模組計畫名稱,詳細請詳閱附檔台灣出口韌性 × 關稅衝擊因應 × 國家產業轉型行動計畫;
(2025–2028)
模組一:出口市場多元化行動計畫
模組二:對美關稅與製造回流談判機制
模組三:中國經濟脅迫防禦機制建構
模組四:關鍵技術三層保險制度設計
模組五:產業供應鏈去風險配置模組
模組六:弱勢就業與轉型支援模組
模組七:出口產品碳合規與綠色轉型推進計畫
模組八:台灣品牌國際信任與替代性擴張策略
模組九:中小企業國際合規即戰力提升模組
模組十:在地製造與出口雙軌支持機制
模組十一:公私協力產業任務團隊(PIT)成立模組
模組十二:政策滾動修正與透明溝通模組
模組十三:能源與原物料風險備案模組
■ 在哪裡做
計畫適用全台灣,並聚焦以下高風險/高影響地區:
高出口依存地區(桃園、台中、台南、高雄)
製造重鎮基地(如中科、南科、楠梓加工區、前鎮工業區等)
產業群聚風險地帶(半導體、電子零組件、紡織、工具機等)
參、執行機關與角色分工
■ 誰來做(部會分工)
經濟部:政策主責與產業協調
國家發展委員會:跨部會整合與效益衡量
外交部:推動對外談判與出口多元化協議
勞動部:就業轉型與產業人力支援
財政部、主計總處:預算整合與績效監督
其他
■ 給政府、企業與每一位人民的行動呼籲:
面對瞬息萬變的全球經貿風暴,唯有提前佈局、全面整合、迅速啟動,台灣才能避免被捲入貿易衝擊、產業外移與就業崩盤的連鎖風險。
本提案並非單一補助或局部改革,而是一套結合政策預判、模組應變、產業轉型與國安考量的 全國行動方案,涵蓋 13 大模組、跨部會角色、地方聯動與民間合作,具體可執行、可監督、可滾動修正。
若您是:
政府機關/民意代表,本提案將成為您具體施政與預算配置的重要依據;
企業經營者/工業區代表,本案提供風險因應、轉型支持與出口拓展的政策後盾;
一般民眾與青年勞工,這是為未來三年、甚至十年的工作與產業安全打下的保護網。
請支持此提案,一同推動台灣建立出口韌性、自主產業與全球風險應變能力。
我們沒有第二次機會,但我們可以把第一次做到最好。
本提案推動後,可為我國帶來以下七大效益與具體成果,並避免嚴重潛在風險:
一、穩定出口命脈 × 預防貿易重創
台灣出口占 GDP 比例達 60%,若無模組化應變,恐因訂單外流與市場封鎖引發經濟斷鏈。本案可建立出口安全網,守住關鍵產業鏈與外貿生命線。
🔸 民生連結:避免出口崩盤造成就業大幅流失、民生物價暴漲。
二、降低中美依賴 × 拓展多元市場
藉由「出口市場多元化 × 對美談判」模組,台灣可強化與東南亞、印度、中東、歐盟合作,避免陷入單一市場綁架風險。
🔸 民生連結:企業轉向新市場,保障出口穩定與家庭收入。
三、協助中小企業轉型 × 守住地方就業
中小企業為台灣最大就業提供者。透過合規、轉型、弱勢支持模組,協助中小企業升級與生存,防止倒閉潮與基層家庭受害。
🔸 民生連結:穩定本地就業、避免家庭財務崩潰。
四、強化供應鏈韌性 × 提升產業自主
從關鍵技術保護、雙產地布局、能源備援三大方向,打造自主可控產業鏈,降低對外依存與封鎖風險。
🔸 民生連結:避免因國際危機導致產品斷貨與物價失控。
五、政策透明 × 官民同步 × 滾動修正
以儀表板公開監測政策進展,強化中央與地方、產業與民間資訊對齊,預算能精準投用,施政信任度提升。
🔸 民生連結:讓民眾知道政府如何應變與投入資源,降低焦慮感。
六、預估推動成果(2025–2028)
(預估依據詳見附檔模組KPI與政策參數推估邏輯)
• 出口創造產值:+1.3 兆台幣(新市場開拓+風險補提)
• 新增就業機會:約 50,000 人
• 重組產業群聚量能:超過 6,000 家企業完成轉型
• 供應鏈雙產地布局達成率:前 500 家戰略供應廠完成備援
• 台灣品牌國際信任度:進入全球五大 B2B 採購平台信任榜前五
• 國際談判成果數量:落地 2–3 項雙邊合作協議或豁免條款
• 能源與民生備援日數:全台達成 90 日儲備基準 × 日常監控啟動
七、若未執行或執行錯誤,將面臨以下八大風險:
未即時因應:出口斷崖式下滑,GDP 單季恐跌 3–5%,出現大規模企業裁員與倒閉潮。
談判失利:台灣缺乏主導性立場,失去與國際協商的議價力,政策處於被動邊緣。
產地未轉移:無備援配置導致訂單轉單至中國,企業被併吞,供應鏈外移。
勞動未轉型:工廠關閉導致大規模失業,基層家庭經濟斷裂,地方產業塌陷。
政策中斷:執行失敗導致人民與國際對政府信任崩潰,台灣國際聲望與投資評等下滑。
能源供應失衡:危機期間能源與物資短缺,企業停工、生活斷鏈,社會動盪惡化。
地方備援薄弱:地方政府無轉運/配套能力,導致公共信任全面崩盤。
預警系統失效:AI 預警未能即時反應,錯失反制時機,國安與信任同步受損。
📌 結語
這不只是經濟政策,更是攸關台灣主權、家庭生計、社會穩定的國家級戰略。請支持此提案,讓政府能超前部署、全民共同守住我們的經濟安全與未來希望。
附加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