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學辦理國外學歷採認辦法於疫情後採計入出國紀錄之調整

提議者 Leroy

已附議5 (時間已截止)

尚須4995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4-11-24
檢核
2024-11-25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不通過
2025-01-24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鑑於疫情後數位遠距教育的普及,建議修正「大學辦理國外學歷採認辦法」中的相關條文,以更靈活地認可經由數位遠距方式取得的國外學歷。具體建議如下:

  1. 修正第七條和第十條第八款:允許在符合教育部參考名冊內的國外大學,以數位遠距方式修習並取得學位的學生,其學歷得予採認。
  2. 增加品質保障機制:對於遠距教育的學位,可要求申請人提供相關的學習紀錄、課程內容、評估方式等,以確保教育品質。
  3. 區分專業領域:對於需要實際操作和實習的專業(如醫學、護理、工程等),仍需維持現行規定,要求一定的實體學習和實習經驗。
  4. 加強驗證程序:強化與國外大學的合作,確保學位的真實性和有效性,並確保遠距教育的課程符合國內教育標準。

利益與影響

  1. 促進教育資源平等與平權:修正法規將使更多學生,特別是來自中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有機會以較低的成本獲取優質的國內外教育資源,縮小教育差距。
  2. 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認可遠距學位將鼓勵更多國際教育合作,提升國內教育的國際化程度,有助於學生拓展全球視野。
  3. 因應教育模式轉變:疫情加速了數位教育的發展,修正法規可使國家教育政策與全球教育趨勢保持一致,促進教育創新。
  4. 提升人力資本競爭力:更多元的學習途徑將培養出具備國際觀和多元技能的人才,提升國家的競爭力。
  5. 減輕教育資源壓力:遠距教育可減少對實體校園資源的依賴,緩解教育機構在硬體設施上的壓力。
  6. 法律與政策一致性:修正法規可避免法律空白或矛盾,為遠距教育的發展提供明確的法律依據。
  7. 國際認可趨勢:許多國家已開始認可遠距教育的學歷,修正法規可使我國在國際教育合作中處於更有利的位置。
  8. 風險控制:透過嚴謹的審核和驗證,可防止假學歷和低品質教育機構的滲透,維護教育市場的健康發展。

0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