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SirJack
已附議297 (時間已截止)
尚須4703個附議
提案緣由:
吸菸行為不僅對吸菸者自身造成健康危害,更會產生二手菸、三手菸影響他人的健康權、呼吸自由,並對環境造成空氣污染、垃圾污染與生態破壞。
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第15條,人民享有生存權與健康權,而第22條亦保障人民未明文列舉的自由與權利,包括免於有害空氣侵害的權利。
不同於維持社會運作的交通運輸、生產製造等為創造社會進步及便利所造成的空氣汙染副作用,吸菸行為僅僅是自私的個人娛樂,且對社會無實質幫助也危害他人及自身的健康。
此外,《憲法》第157條強調,國家應推動衛生保健,維護國民健康。然而,當前法律雖已對吸菸進行規範,但仍存在許多漏洞,導致非吸菸者健康權未獲得完整保障,甚至面臨環境污染與健康風險,顯示國家在憲法保障層面的作為仍有不足。
主要問題:
一、吸菸影響公共健康,侵害人民健康權
研究顯示,二手菸含有超過7,000種化學物質,其中至少70種為致癌物質。長期暴露於二手菸環境,將增加肺癌、心血管疾病、氣喘等疾病風險,對兒童、孕婦及老人影響尤為嚴重。三手菸則會殘留在衣物、家具、牆壁等環境中,透過皮膚接觸或空氣揮發持續傷害人體。
根據衛福部統計,吸菸相關疾病每年造成超過27,000人死亡,吸菸導致的健保支出與社會成本每年高達新台幣500億以上,對於全民健康保險與國家財政造成沉重負擔。
二、吸菸造成嚴重環境污染
吸菸釋放的煙霧含有PM2.5、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物質,會加劇空氣污染。研究顯示,在室外吸菸區,菸煙可在空氣中停留長達數小時,影響周遭行人健康。
菸蒂是全球最常見的垃圾之一,每年約有4.5兆個菸蒂被隨意丟棄,內含塑膠纖維與重金屬,分解過程長達10年以上,並可能污染河川、海洋,影響水生生態。
許多吸菸者轉向電子煙與加熱菸,但這些產品含有電池與有害化學物質,若未妥善回收,將對環境造成額外污染,影響土壤與地下水資源。
提案建議事項:
一、推動政府申請釋憲,確認吸菸行為是否違憲
根據《憲法訴訟法》,政府機關、立法委員或當事人可提出釋憲聲請,請求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吸菸行為是否侵犯他人健康權與環境權。
二、強化《菸害防制法》,擴大禁菸範圍
三、加強執法與檢舉機制,落實無菸環境
四、將吸菸對環境的影響納入《空氣污染防制法》管理
五、加強戒菸輔導與教育,提高禁菸支持度
結論
吸菸行為不僅危害人體健康,對環境的影響同樣不可忽視。在憲法層次上,非吸菸者享有健康權與環境權,政府應積極履行其憲法義務,以保障所有人民的基本權益。
因此,應透過釋憲確認吸菸是否違憲,並進一步加強法律規範、提升執法力度、減少環境污染、推動戒菸政策,以實現真正的無菸社會。
懇請政府相關機關重視此議題,並請全體國人支持,共同推動更健康、更潔淨的生活環境。
一、提案帶來的潛在利益
1. 公共健康提升,減少醫療負擔
✅ 降低二手菸、三手菸影響,保障全民健康權
✅ 減少吸菸相關疾病,降低全民醫療支出
2. 環境改善,減少污染與生態破壞
✅ 降低空氣污染,提升城市與社區空氣品質
✅ 減少菸蒂垃圾,改善土壤與水源污染
✅ 避免電子煙與加熱菸的污染新問題
3. 經濟與社會效益
✅ 減少企業與政府因吸菸造成的生產力損失
✅ 促進健康生活風氣,提升國際形象
✅ 減少菸草業影響,鼓勵產業轉型
二、可能的影響與挑戰
1. 吸菸者與菸草業可能的反對
❌ 部分吸菸者可能認為禁菸措施侵犯其「吸菸自由」
🔍 回應:
❌ 菸草業可能遊說政府與立法院阻擋政策推動
🔍 回應:
2. 執法挑戰與政策推動難度
❌ 擴大禁菸範圍後,執法成本可能增加
🔍 解決方案:
❌ 部分商家與場所業者可能擔心影響生意
🔍 回應:
三、結論
本提案的核心訴求在於保障全民健康與環境權,並推動政府申請釋憲,確認吸菸行為是否違憲。
雖然可能面臨吸菸者、菸草業與執法難度的挑戰,但透過有效的政策推動、科技執法、企業與民間合作,可逐步實現無菸社會的目標,最終為全民帶來健康、環境與經濟的多重利益。
我們懇請政府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打造真正無菸、健康、永續發展的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