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蛋頭
已附議169 (尚餘54日)
尚須4831個附議
前言
隨著教育現場行政工作日益繁重,國小至高中教師除了教學之外,有時因為校務所需,會主動或被指派兼任行政職務,如組長、主任等。然而,目前台灣對於兼任行政教師的加給普遍偏低,已經十多年未隨物價上漲而調整,導致教師付出與待遇極不對等,進而造成行政人力不足、職務流動率高的困境。
理論與實務的差距
回想當初在師資培育體系就學階段,教育學程並無開設學校行政相關課程。修滿師培學程後,前往學校實習、擔任代理教師至正式老師,才有實際接觸學校行政這一塊領域。多數初踏入兼任行政,尤其接任組長職務者,有不少為新進正式教師甚至是代理教師,薪級與付出極度不成比例,造成強烈相對剝奪感。兼任行政職教師於上班時間需額外投入大量時間處理行政業務,常常延至下班時間或假日處理會議紀錄、活動規劃、公文收發及跨單位協調工作等。
教育部、各縣市政府常推行許多計畫,執行者以組長為主,造成各組長甚至主任壓力倍增。雖然教育部近年來持續推動[行政減量],但實際現場的有感程度仍有持續努力的空間。
重要校務活動(如友善校園等宣導、班親會、運動會、園遊會、校外教學、社團活動、畢業典禮、學測、會考等)皆需行政教師扛起策劃與執行責任,若缺乏誘因,教師兼任意願無法提升,學校運作將受影響。
具體建議與期望
依職務層級調整加給標準
建議調整:依照近 20 年物價上漲累積超過 25%~30%,以下依30%作為期望加給標準
1. 組長(薪級230以下)
現行:4,320 元
調整幅度:+30% ≈ 5,600 元
2. 組長(薪級230以上)
現行:5,930 元
調整幅度:+30% ≈ 7,700 元
3. 主任
現行:10,010 元
調整幅度:+30% ≈ 13,000 元
4. 主任秘書
現行:10,510 元
調整幅度:+30% ≈ 13,650 元
5. 校長
現行:13,510 元
調整幅度:+30% ≈ 17,550 元
建議期望方案(兼顧合理與可行性)
為避免政府一次性財政壓力過大,可以採階段式調漲:
第一階段(立即實施):一次性調整至 +20% 水準(例如組長 4,320 → 5,200 元)。
第二階段(2~3年內):隨物價年增率,再逐步調升至 +30% 完整水準。
後記
建立定期檢討與調升機制
每三年檢討一次行政加給,並參考主計總處公布之CPI調整,以避免實質待遇隨物價上漲而被侵蝕。
導入績效與專業獎勵制度
對行政績效優良者給予額外獎金或進修補助,鼓勵行政專業化。
提高制度透明度
行政加給規劃與檢討過程應有教師代表參與,確保公平與合理性。
立法保障
將教師兼任行政加給納入《教師法》或相關法規。
實質肯定教師付出:合理待遇才能反映真實工作量。
穩定校園行政運作:避免出現「行政大逃亡」的窘境。
縮小城鄉差距:尤其偏鄉學校長期缺乏人力,合理加給可吸引師資。
提升教育品質:讓教師能兼顧教學與行政,減少人力斷層。
促進教育專業化:合理待遇將吸引更多教師投入行政專業培養,提升學校治理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