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屏東市瑞光里民
檢核未通過
隨著高屏第二東西向快速道路即將在不久的將來動工, 再加上臺灣西部高速鐵路延伸至屏東縣屏東市六塊厝地區要重新啟動 綜合規劃和環境影響評估, 高鐵屏東車站遠離屏東市中心的聯外交通困境也浮上檯面。 除了高鐵延伸屏東之外, 興建一條通過屏東市的國道高速公路或省道快速道路也是我們屏東市民的心願!
高鐵屏東車站暨屏東科學園區預定地正南方雖然有省道臺一線( 建國路)可以通往屏東市區,但它的位置真的是在屏東市區的邊陲。 就算屏東科學園區招商成功,未來運量可能無法顯著提升, 屆時屏東高鐵站要如何提升運量並永續經營將是一大課題和隱憂。 有鑑於此,我提出新建「高屏第三快速道路」與「瑞光快道支線」 的構想,並預留與臺南西濱快速道路(台61線)及屏南快速道路( 台88線以南B路段枋寮至楓港新路線)的銜接機制。也就是說, 透過新建高屏第三快速道路及其瑞光支線和屏東市境內各個路街巷弄 串連,提升市區道路的可及性和高快速公路的易行性。
壹、路線與功能規劃
一、主線設計:從高雄市左營區左營高鐵站的都會快速道路出發, 沿著高雄市九如路、省道台一線高雄市路段(鳳山區建國路、 大智路、大寮區鳳屏路、高屏大橋)、頭前溪、公館、瑞光南路、 糖鐵萬隆幹線路基(末端為內埔鄉科大路)、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至萬巒鄉萬金村,總長約45公里。 沿線銜接高雄市都會快速道路(高雄市政府管轄, 若提議通過即升格省道快速道路)、1號中山高速公路( 九如路交流道)、3號福爾摩莎高速公路(評估新設科大路交流道) 、7號(評估新設鳳屏路交流道)與台1線。 同時在起點預留延伸至臺南省道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 以及在萬金村預留延伸屏南快速道路枋寮至楓港的B段路廊。
二、瑞光支線:自主線中段(約瑞光民生東路口) 沿著瑞光路一段平行向北延伸,串聯屏東市東側瑞光里、 台24線再繞回屏東火車站東側並使用台糖鐵路路基經由屏東縣民公 園與台27線平行至省道台88線萬丹交流道,長度約20公里。
三、預留銜接點:西側預留與西濱快速道路(台61)連結空間, 東側與屏南快速道路預計對接,促進南部地區整體路網整合。
四、道路規格:全線採高架南北雙向各2車道,共4車道設計, 設計速限80~100公里。
貳、建設與政策訴求
一、審查與預算:建議行政院交通部加速完成可行性研究、 綜合規劃、環評審查與用地徵收與保留,爭取2028年動工, 2035年前和高速鐵路延伸屏東一同完工通車, 以促進高速鐵路屏東車站(六塊厝車站)的可及性。
二、屏東市民溝通與社區發展:應建立地方說明會、 引入地方民意代表與各領域專家學者參與決策, 爭取民意支持與減少爭議,
1.替代路線規劃:施工期間應配置暫時替代路線與交通疏導方案, 以降低對既有道路系統的衝擊。
2.防災設計:全線須具備抗震、防洪與災害應變能力, 強化南部交通生命線的穩定性與韌性。
壹、可帶來的利益:
一、提升交通效率
1.有效分流國道3號、台1線與台88線車流,紓解五甲、 九如等系統交流道壓力。
2.高雄市區至屏東可節省20–30分鐘通勤時間, 避免省道台88線和高屏二快塞車, 提升民眾移動便利性與生活品質。
3.瑞光支線提升屏東市東側、麟洛、長治、萬丹地區的交通連結, 有助於區域均衡發展。
二、促進區域與產業發展
1.快速道路將串連高雄科學園區、屏東科學園區、屏東工業區、 國立屏東大學屏商校區和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帶動產業聚落整合。
2.提升沿線土地開發價值, 吸引高速鐵路屏東車站科學園區預定地的企業投資, 增加屏東縣民的就業機會。
3.強化國土安全與應變能力
3-1.建立災難與緊急情況下的備援通道(地震、洪水、 軍事危機等),提升應變效率。3- 2配合屏東榮民總醫院和義大醫院屏東分院的新設, 透過新建高屏第三快速道路可提供消防、救護車隊快速通行路徑, 縮短醫療資源到達時間。
貳、潛在影響與因應對策
一、土地徵收爭議
1.須強調公共利益與整體效益,明訂補償標準,採透明協商機制, 降低居民抗爭。
2.採取共構與局部高架方式, 儘可能在既有的省道公路高架或是新建外環道, 減少拆遷與對既有社區的干擾。
二、環境衝擊
避免路線穿越民宅、學校、私有土地、生態保育區, 確保環境不被破壞。也就是說:新建高屏第三快速道路和瑞光支線, 儘可能採用高架道路或土堤、隔音牆、綠地緩衝、 施工時順便拓寬人行道等工程手段緩解環境負擔。
三、交通轉移與新壅塞風險
建議交通部進行高屏地區鐵公路運輸供需模擬及預測, 並加速高速鐵路延伸屏東經由台鐵高雄車站的開工時程, 預防部分施工路口或路段成為交通運輸瓶頸。 也就是預防塞車問題的同時完善公共運輸,確保流量均衡分散。
參、決策SWOT分析如下
一、優勢S(Strengths)
1.交通效率大幅提升
1-1.減少通勤時間、紓解主要交流道壓力, 提升民眾生活品質與通勤便利性。
1-2.促進產業與區域發展
串連科技園區與工業區,有助於產業聚落整合與物流效率提升。
1-3強化應變與國土安全
提供災難備援通道與緊急救援的快速路徑。1-4. 提升居民生活環境
減少空氣污染、噪音與燃油支出,拉近偏鄉與都市距離。
2.改善建議:
2-1主動公開效益評估報告,讓民眾了解預期改善幅度, 提升支持度。
2-2同步推動節能運具與智慧運輸系統,發揮減碳效益。
二、劣勢W(Weaknesses)
一、土地徵收可能引發民怨與爭議
1.土地使用牽涉居民權益,若處理不慎恐引發抗爭與工程延宕。
2.施工對高雄市左營區、鼓山區、三民區、鳳山區、 大寮區和屏東市區造成干擾
拆遷、興建高架橋橋墩、噪音與粉塵污染可能影響居民生活品質。
二、改善建議:
1.實施「居民參與反應熱線機制」,定期召開說明會與聽證會, 增強溝通與信任。
2.採用工程減震技術、夜間禁工規範等措施, 降低施工對生活的干擾。
三、機會O(Opportunities)
1.促進偏鄉均衡發展
提升屏東市區路街巷弄交通可及性,有助於資源下鄉與人口留住。
2.與高速鐵路延伸屏東共構,吸引企業投資
沿線地區將成為新興開發熱區,吸引企業設廠與居民遷入。
3.整合區域交通發展藍圖
有機會推動南部整體交通升級,包括屏東縣中高運量捷運、 高快速公路與區域性鐵路路網。
4.改善建議:
4-1.與內政部合作,針對沿線制定專區發展計畫, 引導有序開發,避免建商炒作土地。4-2. 由行政院交通部主導跨縣市整合,設立跨域發展平台, 確保高屏第三東西向快速道路路段屏東縣路段優先動工和通車。
肆、威脅T(Threats)
一、可能衍生交通流量轉移壅塞風險
1.若未妥善預測施工路段改道行駛交通匯流點, 恐形成新的交通瓶頸與壅塞路段。
二、環境衝擊與保育爭議
2.起點路段鄰近半屏山和柴山(壽山)可能破壞石灰岩地質、 都市森林生態系統或在郊區穿越農田,遭到環保團體抗議。
三、改善建議:
1.要求交通部完成「區域交通模擬」與「交通總量管理」機制, 提前預防壅塞。
2.採用綠色工程設計、施工影響區域居(住) 民回饋機制與第三方環評監督,降低環境爭議。
結語
高屏第三快速道路(含瑞光萬丹支線, 並預留向北銜接臺南西濱快速道路及往南銜接屏南快速道路) 和高鐵延伸屏東兩項工程,是使屏東市蛻變的關鍵建設。 若政府能儘速啟動可行性研究與綜合規劃, 並結合智慧運輸系統與永續發展,未來半個世紀, 屏東市將躍升為交通便利、產業興盛、生活宜居的南台灣都會核心, 造福嘉南高屏的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