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三級警戒分區實施&地方指揮權接管之倡議!!

提議者 林歸谷

檢核未通過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1-07-17
檢核不通過
2021-07-19
三級警戒分區實施&地方指揮權接管之倡議!!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1.三級警戒改為依各縣市疫情狀況,分區實施。

.

2.未來各縣市只要單日本土案例確診超過10例,則自動進入三級警戒;連續1週無本土新增確診案例,則降級解封。

.

3.進入三級警戒之縣市,地方防疫指揮中心一律由中央接管,同時立即由CDC派防疫專家,前往接手擔任總指揮。

.

4.未升三級警戒之前,地方防疫指揮中心,總指揮由衛生局長擔任。

.

5.縣市長改擔任後勤支援中心總指揮。

利益與影響

自從COVID-19疫情開始,政治力介入公衛防疫事件從未間斷,尤其近來疫情破口出現後,雙北市確診數一直居高不下。

.

而即使其他縣市早已清零數週,卻仍得跟著雙北市一起坐三級警戒監,對於努力防疫的縣市長與市民,非常不公平。

.

地方首長與民代為了增加曝光度,刻意與中央唱反調,徒增防疫困難,延誤防疫時效,導致疫情無限擴大或遲遲無法清零,也徒增百姓生命犧牲。

.

為避免此一政治亂象持續擴大疫情,本人建議行政院提案如前。其利益與影響如下:

.

1.三級警戒改為依各縣市疫情狀況,分區實施:

.

可讓盡全力防疫的縣市長與市民,得到提早恢復正常生活的獎勵;讓各縣市產生良性競爭,全民靠配合防疫來爭取解封,得到更好的經濟生活。

.

2.未來各縣市只要單日本土案例確診超過10例,則自動進入三級警戒;連續1週無本土新增確診案例,則降級解封:

.

這可產生一個機制:進入與離開三級警戒有個客觀標準,各縣市為了避免影響經濟生活,便會努力控制在單日10例以下,以避免進入無休止的停業失業。

.

倘若不慎升三級警戒,那麼各縣市市民便會努力配合防疫,儘快將疫情降溫,以便恢復正常經濟生活。

.

3.進入三級警戒之縣市,地方防疫指揮中心一律由中央接管,同時立即由CDC派防疫專家,前往接手擔任總指揮:

.

防疫應視同作戰:作戰最怕上令無法下達,下屬無法配合上級決策。

.

因為防疫並非只是各縣市的事:倘若有縣市一直不願配合中央,同時事後確診案例飆升也證明其防疫措施確實失敗,則圍堵疫情如同救火,不應一味順從地方胡搞瞎搞。

.

直接派中央防疫專家接手擔任總指揮,有助立即改正錯誤,以最快速度介入撲滅疫情火勢,避免延燒。

.

4.未升三級警戒之前,地方防疫指揮中心,總指揮由衛生局長擔任:

.

公衛疾病管制屬於高度醫療專業,總指揮應由專業領導。由當地衛生局長擔任地方疫情總指揮,則可以確保專業領導與專業溝通。

.

由衛生局長擔任總指揮,也能直接上接到衛福部疾管署的指揮鏈系統,以確保防疫政策中央到地方形成順暢溝通與政策正確實施。同時減少政治力介入,外行領導內行。

.

 5.縣市長改為擔任後勤支援中心總指揮:

.

目前地方指揮中心總指揮,均由各地方政府首長擔任。這樣會導致缺乏相關公衛專業的總指揮,介入公衛疾病管制專業,外行領導內行。

.

若該首長只重視媒體曝光,輕視公衛防疫專業時,會因政黨不同,讓政治意識型態高於公衛防疫專業,產生各種防疫亂象,最後導致疫情一發不可收拾。

.

倘若由地方政府同步成立防疫指揮中心的後勤支援中心,並由政府首長擔任後勤支援中心的總指揮,協助調度所有非公衛專業之外的後勤支援調度,以協助衛生局長善盡其防疫責任。

.

這樣一來,才能一方面讓衛生局長發揮專業領導,同時讓地方首長也發揮非公衛專業的行政支援領導,彼此相輔相成

.

#相關法源依據:

.

第 14 條

.

中央主管機關得建立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將全國劃分為若干區,並指定醫療機構設傳染病隔離病房。經指定之醫療機構對於主管機關指示收治傳染病病人者,不得拒絕、規避或妨礙。

.

#中央主管機關得指定區指揮官及副指揮官若干人,統籌指揮、協調及調度區內相關防疫醫療資源。

.

第一項指定之醫療機構,中央主管機關得酌予補助。

.

#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區之劃分方式、區指揮官與副指揮官之任務及權限、醫療機構之指定條件、期限、程序、補助內容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

第 15 條

.

#傳染病發生或有發生之虞時,主管機關得組機動防疫隊,巡迴辦理防治事宜。

.

第 75 條

.

#本法所定地方主管機關應辦理事項,地方主管機關未予辦理者,中央主管機關得命其於一定期限內辦理之;屆期仍未辦理者,中央主管機關得代為執行之。但情況急迫時,得逕予代為執行。

相關連結

0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