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育部效法歐美教育及錄取學生方式, 廢除國中會考,高中學測,學習歷程檔案和分科測驗.
目前進度
檢核
2024-07-15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 請教育部效法歐美教育及錄取學生方式, 廢除國中會考,高中學測,學習歷程檔案和分科測驗.
- 說明: 每個小孩子從國小一年級入學,得到教育部一個學號,這個學號從國小一年級到高中十二年級都不會改變,學生從國小一年級開始,學校老師就把該學生所有上課科目成績打入此學號內,一直到高中十二年級,參加校外比賽成績由校外合格比賽機構打入此學號內, 此學號檔案資料庫存在教育部. 高中時期,有些歐美國家會實施大規模年級學力測驗,學校成績占80%,學力測驗成績占20%,合起來才是該學生該科目成績,例如加拿大卑詩省的高中. 高中十二年級申請大學時只要將此學號通知大學,大學就會根據此學號查看它所需要的年級科目成績,然後通知學生錄取與否,醫牙法律依大學成績再行甄試之.這樣子學校的教學變正常了,學生的學習也變正常了,老師的專業性與自信心,自覺心提高了,家長也不會那麼重視補習,因為跟學校授課內容不太一樣也不可能每一科都去補習. 家長也不用那麼重視校際成績排名,不再重視成績排名,學校之間變和諧了,家長們不要擔心特權學生走後門進入大學,大學有一定的淘汰率存在.社會上家長,學校老師,學生和教育官員之間要互相信任,不要懷疑學校老師評分不公,台灣整個教育心態要改變,教育官員和家長們要相信學校老師能做好把關,學校老師如犯錯一定要嚴懲,但也要給老師們相對的自由與相信其教育專業性.若家長覺得老師評分不公或老師害怕會被家長提告而需要常跑法院,學區教育委員會可仲裁此類糾紛,在國外未見許多老師常跑法院,歐美大學都是這樣招收其國內學生的,他們知道何種方式才是對孩子和國家發展有益的,希望國內教育人員及家長們思考一下,是不是歐美教育及選拔學生的方式比較對 ?
利益與影響
- 教育與健保一樣, 應該公平對待每一個小孩, 而非都會及富裕小孩得利, 台灣於 年 月 日實施歐美教育制度, 恰好可統計出台灣社會距離歐美教育理念多少年.
- 效法歐美教育與錄取學生方式及廢除國中會考,高中學測,學習歷程與分科測驗才能使中,小學的教學變正常,學生的學習也才會變正常,老師的專業性與自信心,自覺心提高了,家長也不會那麼重視補習,因為跟學校授課內容不太一樣也不可能每一科都去補習.目前高三課程幾乎沒上,全力複習高一及高二課程,導致大學生一年級微積分及部分物理程度不好,外國的高中十二年級課程有上微積分及進階物理,而台灣高中十二年級都沒有上此類課程.
- 目前考試太多,已違反學生正常學習及生活,學校老師淪為應付考試,提升學生考試成績分數的工具,已不是傳道授業解惑,令人敬佩的神聖職業,老師失去了專業性,自信心與自覺心,教育淪為商業場所,比賽考試的工具,令人扼腕.
2
已關注
關注
這個主題暫停討論
歡迎在下方留言,平臺管理者保有刪除非理性及無意義留言權限
資料共筆,
筆
請教育部效法歐美教育及錄取學生方式, 廢除國中會考,高中學測,學習歷程檔案和分科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