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高中微課程——精英學校專屬?將108課綱精神落實,達到資源的普及。

提議者 沈佳佳

已附議61 (時間已截止)

尚須4939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0-10-30
檢核
2020-11-02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不通過
2021-01-01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微課程定義:

(1) microlecture的原意不是課程,而是指教學時間相對較短的課,如對單一主題錄製的數分鐘以內的、聲音解說或視像演示,因此可譯成“微課”。

(2)microcourse中文譯名應該是“微科目”,但把它譯成“微課程”也未嘗不可。

動機:

1.有鑑於台北五所高中與大學端合開課程,獲得家長與學生高度的肯定

2.像台北這些發展程度較高的地區,明顯比其他地區有更豐富的資源,若是不立法條將微課程的概念推及全國,城鄉差距將會擴大

3.明星學校的學生已有很多不錯的學習管道。教改不應該只侷限在競爭力大、資源較多的地區

 

具體作法

1.新竹地區的高中可與交大、清大合作,合開彈性學習時間的課程。

2.時間:利用星期三下午三節彈性學習時間

3.交通:搭乘專車(考量到有些地區大眾運輸不便利)

4.地點:到大學上課——大學擁有較齊全的設備

5.小班制讓老師較容易了解各個學生的學習狀況,並且加以協助、改進。

 

參考自臺北的實際作法:

高中端:北一女中、建國中學、師大附中、中山女高、成功高中等

大學端:台大、台師大、政大、交大、陽明、北醫、北科大、實踐大學等

課程長度:每門課只要上6周、每周3小時

交通:搭乘大眾運輸前往不同大學及高中

條件:各校課表要統一,交通方便、頂大資源豐沛 

5校聯盟也積極與產官學研進行合作,包括外交部、台北市立圖書館、新北市建築師公會、永然法律基金會、科學月刊、台灣交通文化資產保存學會、台灣藍海文化力協會、格威傳媒、Teach for Taiwan領導團隊

 

 

利益與影響

利益與影響:

1.將108課綱的精神普及到全國高中

 

2.增加除了多元選修更豐富的課程,引起學生的興趣與熱忱

 

3.提早與大學連結

 

4.與各校學生交流

 

5.對有興趣的領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關連結

0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