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Joshua Liao
已附議3956 (尚餘59日)
尚須1044個附議
近年來,我國新住民政策中出現部分高風險來源地區配偶(註:指涉及我國安全或財政風險較高之來源)取得身分證及使用社會福利的情形,
引發社會對於國安隱憂與健保財務的討論。
為兼顧人道團聚與國家安全、制度公平,本提案建議政府對相關制度進行調整,加強風險管理:
針對來自高風險來源地區的配偶,適當延長取得我國國籍或戶籍的年限,並採取「分級分類」的身分管理制度。
例如,依據配偶來源地區的風險評估,設定較一般外籍配偶更長的居留年限及審查期,以觀察婚姻真實性及適應情形。
此舉可確保相關人士在取得公民權之前有足夠的觀察期,同時對不同風險等級的對象施加相應的管理措施,降低人口滲透及不當取得身分的風險。
建立高風險來源配偶入籍前的切結制度。
申請人在歸化入籍前須簽署切結書,聲明放棄其原始地區的正式身分(如戶籍或國籍,如適用)並保證無從事危害我國安全的行為。切
結書內容可包含:目前未擔任任何境外敵對勢力政權之公職或黨職、無參與任何可能危害我國民主安全之組織活動等。
一旦日後查證違反切結事項,政府可依法撤銷其居留或入籍資格。
透過要求放棄原屬地正式身分與嚴守行為規範,確保新住民對我國的忠誠度,避免出現法律上的身份矛盾或安全隱患。
為防堵健保制度被濫用,建議調整配偶親屬依親加入健保的相關規定,特別是針對高風險來源地區配偶的依親對象。
具體措施包括:提高取得健保資格的門檻,例如要求依親來臺定居的配偶親屬在臺合法居留滿三年以上且與在臺家人有實際共同生活事實,方可申請納入全民健保;
或規定一定年齡以上的依親親屬須自付較高比例的健保費用,直到居留滿一定年限。
此舉可確保新進人口對健保有相應貢獻,避免「短期來臺、立即就醫」的情況發生,保障健保財務穩健。
建立由相關部會共同參與的聯合查核機制,整合內政、法務、健保主管機關等的資源,定期審視高風險來源配偶及其依親親屬之動態。
建議由行政院統整例如內政部移民署、衛福部健保署、法務部調查局及國安相關單位,共同建置風險資料庫,
即時記錄與評估此類人士在臺期間的行為(如不正常婚姻、可疑資金流動、頻繁出入境等)。
同時提高資訊透明度:定期公開不涉及個資的統計數據,如每年高風險來源配偶入籍人數、依親來臺人數及其健保使用情形等,接受社會監督。
透過跨部會資訊共享與透明化報告,一方面及早發現並防範可能的國安風險或制度濫用,另一方面也向社會說明政策執行情況,取得民眾信任。
上述措施可加強對潛在風險人士的背景審查與管控,防範境外敵對勢力利用婚姻移民進行滲透。
延長歸化觀察期及切結書制度,能有效阻絕對我國不利的隱患,確保新入籍國民對國家忠誠。
有助於降低因統戰滲透帶來的內部安全威脅,維護國家主權與社會穩定。
透過統一並提高入籍門檻,讓高風險來源配偶比照一般外籍配偶遵守相同或更嚴格的規則(如放棄原國籍、入籍考試等),實現一視同仁的原則。
同時,修正健保依親納保的特例,消除目前不同來源身分適用雙軌規則的現象,確保所有家庭眷屬適用相同條件。
制度公平性的提升將強化民眾對政策的信任,減少社會對立情緒。
限制短期內即大量耗用醫療資源的情形,可減輕全民健保的財務負擔。
根據健保主管機關評估,高齡依親親屬屬於新進健保體系者,因未長期繳費且醫療需求高,若人數持續增加恐產生財務壓力和公平性爭議。
本提案透過提高納保門檻和貢獻要求,確保「同樣情況、同樣規則的基準,避免健保基金被過度挹注索取,保障全體國民長遠的醫療權益。
強化查核機制與聯合資料庫,可及時發現並制止假結婚、身分冒用等不法情事,減少行政資源浪費。
依親人口總量管控以及資訊透明,能防止某單一來源人口過度集中而可能對我國社會帶來的衝擊(例如就業競爭、社福負擔增加)。
整體而言,此將有助於人口政策的健全發展,減少因政策漏洞導致的社經問題。
本提案聚焦於制度面防弊,在執行上仍尊重合法婚姻移民的家庭團聚權。
並非一味提高門檻阻絕交流,而是以審慎管理來確保團聚權利與國家利益間的平衡。
對於真正致力在臺長久生活的新住民家庭而言,這些措施反而提供更健全安全的環境,長遠看也有助於提升新住民在臺發展的社會支持。
綜上所述,本提案透過調整法律和行政措施,強化高風險來源配偶入籍及依親健保的管理,期望在保障人道與權益的同時,堵絕可能的制度漏洞。
如此一來,既能減輕全民健保與國安系統的潛在壓力,也向國人展現政府維護國家安全與社會公平的決心,請行政院及相關主管機關積極研議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