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北宜新軌道已研議20年有餘,然2019年交通部突將600億元北宜直鐵方案改為1,800億元北宜高鐵規劃,且未同一般重大建設辦理可行性評估。中央政府於決策階段未向地方揭露資訊,探討方案對於地方發展的影響;社會各界與一般縣民亦未獲得充分資訊,且未能參與討論。
因此我們透過「北宜新軌道社會溝通計畫」,提供不同方案影響的專業資訊,供民眾參與公共政策的討論,選擇最適宜蘭縣發展的未來。
經凝聚社會各界共識,針對北宜新軌道規劃,我們邀請大家一同連署支持以下主張:
- 延續宜蘭立縣以來,鐵路沿線鄉鎮均衡發展之願景。
- 北宜高鐵規劃應將直鐵納入替代方案,完整評估營運及財政影響。
- 應公開北宜新軌道各方案的規畫成果,並辦理充分的社會溝通。
利益與影響
一、計畫工作成果
- 專家會議及議題手冊:彙整既有方案數據及研究成果,邀請交通運輸、國土規劃、產業經濟、環境文化四大領域專家,確認議題手冊客觀性與完整性,提出議題手冊,供公民參與工作坊之用。(如下方檔案)
- 宜蘭縣說明暨座談會:於宜蘭縣頭城鄉公所、冬山鄉公所、陳定南基金會辦理三場說明暨座談會,涵蓋頭城、礁溪、冬山說明北宜新軌道(包括高鐵與台鐵方案)規劃方案的成果及影響,使關心宜蘭縣發展的民眾了解計畫及各階段推動的工作項目。(如下方檔案)
- 公民參與工作坊:分別於台北、宜蘭辦理2場工作坊,由交通及國土發展領域的專家作為桌長,帶領民眾針對各議題進行討論,並提出分組共識。(如下方檔案)
二、方案說明與比較 (如下方檔案)
三、社會意見
彙整 2 場工作坊、3 場說明暨座談會溝通成果及討論要點如下:
(一)方案票價、乘車時間比較表 (如下方檔案)
(二)工作坊共識意見
- 高鐵、台鐵方案從台北到宜蘭火車站時間分別為41分鐘、46分鐘,差異不大。
- 高鐵、台鐵方案均無法解決國5塞車問題。
- 高鐵方案,可能實現環島高鐵,提升全島交通便利性,對中南部的旅客特別方便。但高鐵方案需要配套良好的轉乘服務、單點發展造成台鐵沿線車站沒落。
- 台鐵方案站點多,乘客無需轉乘即可到達目的地,具高可及性,可透過各臺鐵車站實踐TOD模式,均衡縣內發展。但台鐵服務品質待提升。
- 平行國五路線短、建設成本低而效益高,但翡翠水庫疑慮需要再確認。
(三)說明暨座談會之民眾意見
- 應延續宜蘭縣各鄉鎮均衡成長的發展方向
宜蘭縣應維持「文化、觀光、環保立縣」的主軸,促進鄉鎮均衡發展。高鐵方案新站需納入宜蘭發展主軸;直鐵方案則應活化台鐵土地。並保護農田景觀,推動永續生態旅遊。
- 交通建設應與產業發展相輔相成
產業發展的重點在於運輸服務品質,因此在直鐵與高鐵乘車時間相近時,應著重於搭乘的便利性。國家交通政策應同時考量國家與地方產業發展,並探討如何引入新產業,同時維護各鄉鎮的觀光競爭力。
- 宜蘭縣府應有公眾討論作為
過往雪隧及國五開通前,宜蘭縣政府與民間團體、社區大學共同促成許多專家及公民討論,包含社會經濟、文化、觀光及環保衝擊等方面影響。但此次高鐵延伸宜蘭一事,宜蘭縣政府的態度和主張不明,縣民期望縣府應積極回應、參與接下來的公共討論。
- 直鐵對宜蘭的地方發展較為有利
高鐵不適合宜蘭,轉車至台北不便;直鐵更具捷運效果,對地方發展更為有利。
- 建設成本過高以致債留子孫,是否有新交通建設的必要
高鐵對紓解國五交通效果有限,但建設成本高、影響大,可能破壞宜蘭縣的立縣價值。且高鐵與台鐵的時間差距有限,東部人口數亦難支持高鐵營運效益。
- 高鐵票價未明且改變宜蘭的發展模式
高鐵票價未定,且可能為分攤建設成本而全線調漲。宜蘭需考量是否接受如此高昂的成本,及高鐵帶來的集中式發展模式。單一建設可能改變宜蘭立縣價值,應審慎評估是否需要這種發展模式。
四、我們的訴求
- 延續宜蘭立縣以來,鐵路沿線鄉鎮均衡發展之願景。
北宜新軌道方案,應延續宜蘭縣長期以來鐵路沿線均衡發展的原則。如《宜蘭縣國土計畫》指導,以鐵路車站為中心,聚集都市成長範圍及生活所需設施,使公共運輸及地方發展相輔相成。
- 北宜高鐵規劃應將直鐵納入替代方案,完整評估營運及財政影響。
目前高鐵環評階段應將直鐵納入替代方案,而非只是做與不做(0方案),並充分評估新軌道方案各方面的影響,如台鐵及高鐵營運財政、宜蘭境內各台鐵車站的開發、未來地區產業發展動能等。
- 應公開北宜新軌道各方案的規劃成果,並辦理充分的社會溝通。
此案為對地方發展影響甚深之重大建設,應積極納入與地方充分溝通的程序(如:聽證會),並回歸客觀、專業的評估,而非僅由中央決策。
執行時間50天
0
已關注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