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禁止一般民眾餵食野生動物,保護動物自然習性。

提議者 OmegaNack

已附議216 (時間已截止)

尚須4784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2-09-21
檢核
2022-09-22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不通過
2023-01-22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建議將野保法修訂為"禁止餵食野生動物",應包括一般類與保育類。

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野生動物之定義為:係指一般狀況下,應生存於棲息環境下之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兩棲類、魚類、昆蟲及其他種類之動物。保育:係指基於物種多樣性與自然生態平衡之原則,對於野生動物所為保護、復育、管理之行為。

餵食野生動物在國外文獻研究中,可能存在傳染疾病、改變自然行為......等影響。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evo.2017.00024/full

餵食野生動物在國內也造成諸多負面影響

 

  • 改變習性。例如人餵食獼猴,造成獼猴產生搶食行為。

https://tw.news.yahoo.com/%E5%BD%B1-%E8%B6%85%E5%9B%82%E5%BC%B5-%E9%AB%98%E9%9B%84%E5%A3%BD%E5%B1%B1%E5%BD%8C%E7%8C%B4%E6%90%B6%E9%A3%9F%E7%89%A9%E8%B7%B3%E5%B0%8F%E5%AD%A9%E9%A0%AD%E4%B8%8A-%E7%B6%B2%E5%8F%8B%E6%BB%BF%E6%BB%BF%E8%A2%AB%E5%9A%87%E6%96%87-212850872.html

 

  • 食性不對。例如撒燕麥片、薯片等加工食品或者其他不屬於該生物食性之物,容易使野生動物生病。 

https://www.facebook.com/wbstwbr/posts/1468502343206580/

 

  • 影響行為。例如雪山林道民眾餵食野鳥以及攝影誘拍,造成野鳥產生主動接近人類討食的行為。

https://news.tvbs.com.tw/fun/632256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649427

 

  • 潛在疾病傳播。餵食接近野生動物可能造成疾病傳播。

https://www.cna.com.tw/topic/newsworld/137/202003310002.aspx

  • 造成環境髒亂。該部分現有法律可罰,但仍是餵食行為衍生影響之一。

 

  • 影響環境負載力(carrying capacity)。餵食野生動物會造成某些物種在該地區的數量增加,超過正常環境該有的數量並且影響自然平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qsHJP-ChDk

 

配套措施: 禁止一般民眾餵食野生動物,但若是NGO的救治則不限在此,民眾對於野生動物的餵食是來自於對動物的愛護,可建議民眾成為志工,將這份愛護正確地運用在野生動物上面。

 

利益與影響

利益: 

  • 保護動物自然習性
  • 減少潛在疾病傳染風險
  • 減少社會成本
  • 保護野鳥棲地
  • 減少環境破壞

影響:

9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