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HSIN~
已附議138 (時間已截止)
尚須4862個附議
根據衛福部歷年研究計劃推估,2024年台灣護理人力缺口將達到2.4萬人,而導致護理師出走的原因,包含三高三低,也就是風險高、工時長還有壓力大,而三低則是薪資低、尊嚴低以及勞動條件差,台灣護理師持續缺工危機!鬧人力荒醫院掀關床潮。
過去曾收到「沒有護理師,台灣會變成怎麼樣?」議題中-衛生福利部回覆「依勞動部111年「職類別薪資轉知調查」結果,7月經常性薪資近4.8萬元,過去一年(110.8~111.7)平均薪資69.9萬元。」,想請問有多少護理師真的有領到他們所統計到的經常性薪資(4.8萬元),中南部純白班護理師的薪資少於四萬元是常態,很多醫院缺人不調薪、底薪低得驚人(舉例本院就是只有18K)或是只願意用高薪聘請新進人員(簽約金吸引新人),絲毫不管資深人員深耕單位長久以來的努力,現今護理人力欠缺的危機是因為長久以來護理勞動條件低、薪資低(護理師在醫療團隊中是不可或缺的,但薪資與其他類別醫事人員比較相對低廉)、高護病比及頻傳的醫療暴力事件,導致護理人員不願意繼續留在這血汗職場的原因,且在臨床上相對又累又忙事多的是白班,薪水卻是最少的,甚至大夜獎勵金增加的薪資直接可以抵一個白班,更有多家醫院直接將衛福部獎勵金順理成章當做徵才的薪資保證。
衛福部為解決這個護理人力大坑故於112年年底開始給予「護理人員夜班費獎勵」,好名是為協助醫院充實夜班護理人力、提供醫院護理人員有更多元班別選擇的機會,以提高護理人員人員職場留任意願,但此舉措只是增加護理人員之間、醫事人員、護理師與民眾的對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所做的護理人員問卷調查更是發現有近8成對於單單增加夜班費,可以有效補足護理人力感到不同意或遲疑,而現在在114年的計畫竟然也是維持只給予夜班護理人員獎勵金,過往衛福部官員承諾的會把白班獎勵金考慮進去顯然只是空話。
另醫事人員之間的對立則是因為目前衛福部規劃津貼來源是取自於健保總額,但在醫療院所執業的各個醫事人員皆很辛苦,現在卻需在限額的健保總額提撥出來給護理人員,給予其他醫事人員只有相對的剝奪感,未來不乏會有更多醫事人員之間的酸言酸語或孤立。
護理人員與民眾的對立則是因為在過往經驗中就不乏聽到民眾和護理師說你們的薪水是我們繳健保所以才有的,故對護理師指手畫腳或言語上的羞辱,衛福部此作為(運用健保總額支出意思即為是納稅人的錢)只會讓民眾更有理由以不正常的方式對待護理人員,將會造成護病關係的惡化或醫療暴力的增加。
故關於護理師獎勵機制不該只是夜班給予,應該是三班都有,且需是以公務預算的專款去支出,不應由健保總額支出(姑且不論到底最後是不是真的拿得到這筆錢),且衛福部給予津貼時應直接撥款入個人帳戶而不是撥給醫院,讓院方有空間挪為它用!建議衛福部可和當地護理師公會合作,因若欲合法於醫療院所工作務必加入當地之護理師公會。
1.增加護理人員之間、醫事人員、護理師與民眾的對立。
2.臨床護理師看不到該得到的尊重,進而心冷、哀莫大於心死導致更大量的逃離護理職場。
3.沒有護理師只能繼續關床,未來生病到醫院就醫只能等候更多,若有急性或持續治療需求(例:癌症、免疫系統缺失)之患者將會延誤治療影響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