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6歲以上不得進入異性廁所

提議者 庭

已附議594 (尚餘27日)

尚須4406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5-04-08
檢核
2025-04-10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附議中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1. 訂立明確年齡界線(建議:6歲以上)

根據多數孩子6歲已可基本獨立如廁,應設定年齡門檻,6歲(含)以上不得進入異性廁所,保障他人隱私與安全感。

2. 公共廁所設立「親子廁所」或「無障礙家庭廁所」作為替代方案

推動場所增設親子/家庭廁所,讓照顧者有合適空間陪同,不需違反性別區隔原則。

3. 提高廁所隱私安全標準

鼓勵公廁加強間隔設計、防止偷窺及降低被誤闖的風險。

4. 公部門應制定指引/標示說明

各大公廁應張貼明確規範:「6歲以上請勿進入異性廁所」,讓民眾有依據可遵循,也讓管理人員有權規勸。

5. 教育與宣導並行

在家長教育、校園宣導中納入尊重他人空間的重要性,避免以照顧名義淡化對他人隱私的侵犯。

利益與影響

1. 增加如廁隱私與安全感

設立年齡界線可有效避免成年人與異性小孩共用廁所,提升使用者的隱私感與安全感,尤其是女性群體,在公共場所會有更高的安全保障。

2. 減少性騷擾風險

不同性別的孩子與成人共用廁所可能產生不必要的誤解或不當行為,設立明確界線有助於減少性騷擾風險,尤其對於公共場所來說,能建立更健康的社會環境。

3. 促進親子互動與照顧環境

親子廁所或家庭廁所的設立能讓家長在需要陪伴孩子如廁時,不再受到性別規範的限制,同時也讓親子關係在健康的環境下進行。

 

1. 需增設親子廁所或家庭廁所

設立這些專用的廁所需要公共部門投入建設和設施管理的成本。雖然這會增加開支,但長期來看是對公眾服務品質的提升。

 

2. 可能面對部分人對規範的反對

某些家長或群體可能認為這樣的規範限制了他們的行為自由,對於照顧小孩的父母來說,可能會認為這樣的限制不夠人性化。溝通與教育是解決這一矛盾的關鍵。

 

3. 會提高公共廁所管理的標準與要求

現有廁所設計若無足夠的隔離空間或無法有效區分性別,將需要重新改建或設計,這對公共設施的升級來說是一個挑戰,但這對整體社會來說是正向的改變。

執行時間34天
32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