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Scott
已附議8 (尚餘57日)
尚須4992個附議
問題背景
目前台灣租屋市場中,房東與房客雙方資訊不對稱,容易出現以下問題:
1. 房客難以判斷房東是否誠信、是否有長期穩定的租屋紀錄。
2. 房東無法確認房客是否守信、是否有按時繳租與維護房屋的紀錄。
3. 市場缺乏透明的信用機制,造成租屋糾紛頻繁,且房東、房客之間彼此信任度不足。
政策建議
建立互評制度
由公股銀行設立租屋帳戶,房東與房客,透過轉帳紀錄管理雙方租賃關係。
僅限有實際租賃關係的帳戶(如有租賃契約或代管登錄者)才能互相評分,避免洗評分。
評分除了基本星等,應增加「長期合作指標」,例如:
1. 房東是否長期出租給同一位房客
2. 房客是否長期承租同一物件
長期穩定的紀錄可作為重要信用指標,提升雙方可信度。
政策誘因
政府可立法或規劃獎勵和加重罰則
房東:若透過合法登錄並參與互評,可享有租金收入稅額減免或補助。
房客:若具良好評分,未來租屋可享押金減免或相關優惠。
針對未加入的房東,如果被檢舉則加重罰則。
推動方式
先從現有的「包租代管計畫」房東與代管業者開始導入,因其具合法基礎並已有政府支持。
初期可設計「前五年加入享有額外補助或獎勵」的方案,吸引用戶建立基礎評價資料庫。
隨著可信用的房東與房客累積,逐步擴大至全體租屋市場。
預期效益
1. 降低租屋糾紛:透過透明的評價機制,提升租屋過程的信任感。
2. 提升市場秩序:避免黑市租賃、違法包租或隱匿收入。
3. 保障房東與房客權益:誠信的房東、房客能被凸顯,降低雙方風險。
4. 推動政策數位化:結合政府現有租屋登錄制度,朝向完整的「租屋信用平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