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Vivi
已附議172 (時間已截止)
尚須4828個附議
從女兒念小學以來,上下學期都會收到英語學習光碟。
同樣的資訊內容,班上同學如果人人都一片,推論全台灣同樣的英語學習光碟,一年至少燒錄了幾十萬片。
對於學習來說,半年的使用率,卻造成永久的存留,實在是不符合成本效益
學習光碟必須要有電腦與光碟機的情形下才能收聽學習,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會有電腦,
光碟片造成家境弱勢的孩子,學習上的難度。
而學習光碟也必須坐在電腦桌前學習,如果教育部或者是翰林出版社
直接將「同樣內容」的光碟片,統一透過youtuber平台發放,那麼
學習上更不受到時間地點空間的影響
後續部分10年少了上千萬片的光碟片,也對環境友善。
1.對環境友善,
2.內容數位化,學習更便利
3.如果是擔心版權問題,一片光碟片通常學校都跟孩子收費50元
翰林出版社一樣可以一學期跟孩子收50元 採用youtuber會員制的模式,{當然 有討論空間 畢竟政府應該思考如何提升整體學子的英文競爭力}
如此以來也能掌握全體國中小數位化後的學習狀況,
4.減輕弱勢家庭的學習難度,我認為不是所有家庭都有電腦可以讓小孩學習的
可是這年頭沒有手機跟電視的家庭 卻是相對來的少
學習光碟數位化 勢必對多數家庭更有利,希望這個政策可以趕快實踐 一想到每隔半年 台灣又多出幾十萬的光碟片
就覺得很不合理。
省下來的資源,未來可以轉為規劃 補貼弱勢家庭學習的經費經費。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