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評估"可教化"人員的權力與責任

提議者 guofeng Wang

檢核未通過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17-12-29
檢核不通過
2018-01-04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警察-給予犯錯的人面對自己錯誤的機會。

法律-給予犯錯的人承擔自己錯誤的代價。

"可教化"-給予犯錯的人減輕承擔代價的機會。

評估"可教化"的人員(以下簡稱A員),按此順序,權力位階應該是凌駕於法律之上,

就如同"法律"不可以違背"憲法"一樣。

一個由"法律"決定"代價"的人,可由"A員"提供建議減輕"代價"。

那麼"A員"是否應當負起"可教化"的"權力"與"責任"呢?

利益與影響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一直沒有定論。

所以需要"法律"予以規範。

任何人因自己的思想、行為導致他人受到損害,都應當負起相對應的責任。

那麼因為"可教化"減輕刑責,提早進入社會,卻因為無法適應社會,又犯下了其他錯誤。

如此的社會現象,已不算少見。

但是我想問:評價"可教化"的人員,在此現象中,難道沒有應該負起的責任嗎?

那些因他的評價,延生出的受害者,又為何要承擔其結果呢?

請擔負起應負的責任吧!

位高、權重、責任輕 ---- 這種的"讓專業的來"(不用負責)

事不關己、己不關心、我人真好  --- 人人皆是"可教化' 

0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