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黑糖
尚須4763個附議
一、 問題背景與重要性:
心臟驟停是一種可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生的危險狀況,若未能在黃金救援時間內(4-6分鐘)給予適當的急救,患者的存活率將大幅下降。自動體外除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是一種操作簡便、能有效電擊恢復心律的醫療設備,在緊急時刻能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搶救時間。
然而,目前台灣公共場所AED的設置密度仍有提升空間,分布也不夠普及,往往在意外發生時難以即時取得。這使得許多原本有機會挽回的生命,因錯失急救時機而造成遺憾。
二、 具體建議與理由:
為有效提升心臟驟停患者的存活率,並建立更完善的公共安全防護網,我們強烈建議政府積極推動在以下場所廣設AED:
(一) 超商:
* 普及性與便利性: 超商在台灣分布廣泛,深入大街小巷,且營業時間長,甚至24小時營業,是民眾日常生活接觸最頻繁的場所之一。在超商設置AED,能大幅提高其可及性,方便民眾在緊急情況下取得使用。
* 潛在協助者: 超商員工經過簡單的AED操作培訓後,能在專業救護人員抵達前,協助患者進行初步急救。
* 示範效應: 鼓勵超商設置AED,能提升社會大眾對AED的認識與重視,進而鼓勵更多企業或場所跟進。
(二) 診所:
* 專業性與急救能力: 診所是民眾就醫的第一線,醫護人員普遍具備基本的醫療知識和急救技能,能更專業地判斷狀況並操作AED。
* 服務對象: 診所服務的對象多為有健康疑慮的民眾,這些族群發生心臟驟停的風險可能較高,在診所設置AED能提供更及時的保障。
* 醫療資源整合: 將AED納入診所的急救設備,能更有效地整合醫療資源,提升整體急救效能。
三、 預期效益:
* 提高AED普及率: 大幅增加公共場所AED的設置數量,縮短急救反應時間。
* 提升存活率: 讓更多心臟驟停患者在黃金救援時間內獲得及時的電擊,顯著提高存活機會。
* 強化公共安全: 建立更完善的公共安全防護網,讓民眾在日常生活中享有更安心的保障。
* 普及急救知識: 透過在超商及診所設置AED,能提高民眾對心臟驟停和AED的認識,進而提升整體社會的急救意識。
四、 可行性分析與配套措施建議:
* 政府提供誘因或補助: 考慮提供超商及診所設置AED的經費補助、稅收優惠或其他獎勵措施,提高其設置意願。
* 簡化設置流程: 制定明確的設置規範與流程,降低超商及診所的行政負擔。
* 加強人員培訓: 由政府或相關專業機構提供超商及診所員工AED操作與基本急救的培訓課程。
* 建立管理與通報系統: 建立完善的AED管理、維護與通報系統,確保設備的正常運作與即時可用性。
* 參考國際經驗: 借鏡其他國家或地區在公共場所廣設AED的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