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Louis
已附議8 (尚餘52日)
尚須4992個附議
隨著都市發展與人口密集,集合式住宅(如大樓、社區型建築)成為現代人主要的居住型態。根據過往火災案例分析,災害往往在短時間內迅速蔓延至其他樓層,造成重大人命與財產損失。現行法規針對部分樓層或特定建築類型才強制設置自動撒水系統,未能涵蓋所有樓層,使防災機制存在破口。因此,建議我國修訂相關建築與消防法規,強制規定集合式住宅每一樓層皆需設置自動撒水系統。
以美國為例NFPA標準,自2018年,美國馬里蘭州更進一步立法,要求所有新建住宅建築物必須全棟設置撒水系統,無論樓層高低。這項政策實施後,根據馬里蘭州消防數據,自動撒水系統將住宅火災致死率降低超過80%,另一案例為新加坡,自1991年起,所有高層住宅全面強制設置撒水系統,並透過稽查與補助方式提高舊建築更新率,大幅強化火災防護。
反觀我國,11樓以下的樓層因不屬法定規範,並未安裝撒水系統,特別對年長者與孩童構成安全威脅。隨著建築技術提升,自動撒水系統的成本已大幅降低,若能修法普設,不僅提高居住安全,也有助減少消防人力負擔,降低保險損失與社會成本。
基於上述理由,建議內政部與相關單位儘速檢討現行規範,參考國際作法,將撒水系統納入集合式住宅各層之基本建築設備,並針對舊有建築提供補助或轉型機制,以全面提升公共安全。
全面推動集合式住宅大樓每層樓裝設自動撒水系統,不僅強化火災應變能力,也帶來多方面的正面影響:
1. 提升居民安全感與實質保護
根據國外經驗,自動撒水系統可於火災初期即自動啟動,有效壓制火源擴散,爭取寶貴逃生與救援時間。尤其對夜間熟睡中的住戶、年長者、孩童等行動不便者,更是關鍵保障。若每層樓均設有系統,可大幅降低火勢蔓延樓上樓下的風險。
2. 降低火災造成的財產與人命損失
統計指出,裝有自動撒水系統的住宅,其火災平均損失金額僅為未安裝住宅的約三分之一。此外,撒水系統在發生火災時常能控制火勢至單一房間內,有效避免全面性破壞。
3. 減輕消防與醫療資源壓力
火災初期被撒水系統自動壓制後,消防單位進場救援風險大幅降低,可避免消防員陷入高危環境,同時減少重大傷病與後續醫療資源支出。
4. 增加建築物保險承保意願與降低保費
許多保險公司對已裝設撒水系統的大樓提供更優惠的火險保費,對屋主或社區管理委員會而言,具長期經濟效益。
5. 提升房屋整體價值與市場吸引力
安全機制完善的住宅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對未來買賣、出租、評價等皆為正面加分,尤其符合年輕家庭與高齡長者對安全居住環境的期待。
綜合以上,修法推動自動撒水系統全面設置不僅是回應現代居住型態的安全需求,更是公共利益與社會責任的具體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