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宮廟活動管制暨便民措施

提議者 Adams

已附議31 (時間已截止)

尚須4969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4-10-01
檢核
2024-10-04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不通過
2024-12-03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提議內容:
隨著宮廟活動的頻繁舉辦,噪音、環境污染和交通秩序問題逐漸成為社區居民的困擾。為了平衡宗教文化活動與社會秩序、環境保護的需求,建議在未來的宮廟活動中採取更嚴格的管理措施,以保障居民的生活品質及公共安全。

建議事項:

1. 活動監督:
宮廟在舉辦大型活動時,必須提前向相關單位(如環保局、警察局等)申請並獲得許可。活動全程需由環保局和警察局人員進行監督,確保噪音、煙霧及垃圾等問題符合環保標準。
2. 環境清潔:
活動結束後,宮廟及參與者應負責清理周邊環境,保持公共場所整潔。如未達到清潔要求,應依據相關法規處以罰款。
3. 交通與安全秩序維護:
活動期間,應派遣警察現場監控,防止參加者未戴安全帽、逆向行駛或其他危險駕駛行為,以保障道路安全,避免影響當地居民生活,並加強警察的執行力,已多次看到警察對於宮廟活動未戴安全帽視而不見,甚至與其閒聊。
4. 噪音防治:
宮廟活動的舉辦時間必須嚴格遵守《噪音管制法》相關規定,僅能在早上8點至晚上10點間進行。活動期間,環保局人員應負責監督,確保活動在規定時間內結束,違反規定者將依法處罰。
5. 強制措施:
若宮廟活動超出許可時間、經大量民眾檢舉噪音過大、環境破壞嚴重,或對公共安全構成威脅,警方有權立即中止活動,並依法進行處罰,以確保社會秩序和環境不受進一步影響。

利益與影響

利益:

1. 環境品質提升:
提案中對噪音管制和環境清潔的要求,將有效減少宮廟活動所產生的噪音與污染,從而改善社區居民的居住環境,提升空氣品質與整體生活水準。
2. 居民生活權益保障:
透過對宮廟活動的嚴格監控,尤其是在噪音和活動時間上的管理,能有效減少對周邊居民日常生活的干擾,特別是保護居民在夜間及清晨的休息權和安靜生活的權利。
3. 公共安全增強:
警方的參與有助於維護活動期間的交通秩序,減少因違規駕駛或擁擠人群引發的安全事故,進一步保護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4. 促進社會和諧:
對宮廟活動進行規範管理,避免活動擾民或引發衝突,能促進社區內不同群體的和諧共存,實現宗教信仰活動與居民權益的平衡。

影響及解決方案:

1. 活動自由受限:
提案中的規範措施,特別是對噪音和活動時間的限制,可能會影響宮廟及其信眾的活動自由,尤其是在某些傳統文化活動的安排上可能會受到影響。
解決方案:宮廟活動應在時間上受到嚴格監控,避免在不適當的時間內進行活動,從而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噪音管制及活動時間的要求不僅保障社區和諧,也能確保公民權益不受損害。
2. 宮廟活動成本增加:
由於需遵守更多的環境監管措施及活動後的清潔要求,宮廟活動的成本可能會增加,特別是在聘請專業清潔服務或增多申請程序方面。
解決方案:成本增加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環境保護與清潔方面,宮廟活動的主辦方應投入更多資源,並承擔這部分費用,確保活動後的環境整潔,符合環保標準。
3. 文化傳統的調整壓力:
某些宮廟活動可能具有固定的宗教傳統與時間安排,過於嚴格的規範措施可能會與這些傳統發生衝突,導致部分信眾感到文化傳統受到壓抑。
解決方案:若宮廟活動頻繁或規模較大,且對居民生活造成困擾,主辦方可以考慮將活動場地移至非住宅區,如空曠地帶或公園,既保留文化傳統,也避免擾民。
4. 執法負擔加重:
監督宮廟活動的責任主要落在環保局和警察局身上,這可能會增加他們的工作負擔,尤其是在活動頻繁的時期。
解決方案:為減輕執法負擔,宮廟應負擔部分監督和秩序維護的經費,這些經費可以通過環保和警政的申請規費徵收,專門用於支付監督活動的相關費用,從而提高資源分配效率,減輕公共部門的經濟壓力。

1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