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高中學生睡眠時間嚴重不足,上學時間應改到8:10-16:10

提議者 教育改革家

尚須0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5-04-27
自行撤案
2025-04-27
國高中學生睡眠時間嚴重不足,上學時間應改到8:10-16:10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一、提議內容
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與學習成效,建議將現行上學時間由原時段調整為 8:30 至 16:30。此調整旨在配合青少年生理時鐘變化,提供充足睡眠時間,進而提升上課專注力、學習表現及整體幸福感。

二、背景說明
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AASM)與美國小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的建議,13至18歲青少年每日需要8至10小時的睡眠,以支持大腦發展、情緒調節及記憶鞏固等重要功能。

然而,傳統較早的上學時間(如7:30或8:00前)與青少年自然生理節奏(晚睡晚起)相衝突。多項國際研究指出,強迫青少年過早起床容易導致:

睡眠不足與慢性疲勞
學業表現下降
專注力與判斷力降低
情緒困擾,如焦慮、抑鬱等情形增加
例如,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建議,中學及高中階段的學校不應早於8:30開始上課,以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三、調整效益
改善睡眠品質與健康
延後上學時間可使學生獲得更多充足且高品質的睡眠,有助於身體發育與大腦功能提升。
提升學業表現與上課專注力
研究指出,充足睡眠的學生在考試成績、課堂參與及創造力表現上皆顯著優於睡眠不足的同儕。
促進情緒穩定與減少心理壓力
足夠的睡眠能有效減緩焦慮、憂鬱等心理困擾,增強學生的情緒調節能力。
增進校園整體氛圍
睡眠充足有助於降低校園暴力、霸凌與衝突事件的發生,促進友善正向的學習環境。
四、建議事項
取消或整合早自習課程,將上課時間統一調整至8:30開始。
依教育主管機關規範,合理調整課程與作息,確保授課總時數不受影響。
重新規劃交通接送與校車運行時間,保障學生安全。
加強與家長溝通,說明調整原因與期望效益,取得家長支持。
設置試行期(建議一學期),期末進行成效評估並視情況微調。
搭配推動睡眠與作息教育課程,協助學生與家庭建立健康生活習慣。
五、參考資料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2014). School Start Times for Adolescents. Pediatrics, 134(3), 642–649. doi:10.1542/peds.2014-1697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2016). School start times and the adolescent sleep phase delay: Policy statement. 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 12(6), 785–786.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2017). School Start Times for Middle School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 United States, 2011–12 School Ye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64(30), 811–815.
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 (2019). Teens and Sleep. Retrieved from www.sleepfoundation.org

利益與影響

1. 學生健康與福祉
睡眠品質提升:延後上學時間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睡眠,符合生理需求,能夠提升整體健康狀況。研究表明,青少年每天獲得適當的睡眠能夠改善心血管健康、增強免疫系統、促進身體發育,並減少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
心理健康的改善:睡眠充足有助於減少焦慮、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研究顯示,青少年睡眠不足與心理問題之間存在密切關聯,而調整上學時間可有效減少這些困擾,提升學生的情緒穩定性和幸福感。
2. 學業表現
專注力提升:充分的睡眠能改善學生的注意力和專注力。睡眠不足會直接影響認知功能,延遲反應時間並增加錯誤率,而充足的睡眠則能促進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和學習。
學業成就增長:有多項研究證實,青少年獲得足夠的睡眠後,學業成績會顯著提高。學生在考試中的表現、對課程的吸收及理解能力均會因此而提升。
4. 家庭與社會影響
改善家庭作息模式:當學校作息時間調整後,家長不必再早起照顧孩子上學,尤其是對於雙職工家庭或忙碌的家庭來說,這能大幅減少早晨的壓力。家長可以多一些時間處理個人事務或陪伴孩子,改善家庭的整體生活品質。
減少接送壓力:如果家長需要接送孩子,調整上學時間後不再需要在清晨匆忙出門,這對家庭的時間安排將是個大優點,減少通勤時間,提升家庭整體的日常效率。
5. 學生通勤壓力減少
減少長時間通勤:一些地區的學生需要長時間搭乘交通工具才能抵達學校。調整上學時間能夠更好地安排學生的通勤計劃,減少高峰時段的交通壅塞,縮短通勤時間,使學生能夠更輕鬆地到校,避免因為擁擠或遲到造成的焦慮感。
提高課外活動參與:當學生不再需要早起趕學校,他們將有更多的時間參與課外活動、運動或休閒活動,這些活動有助於促進身心健康,提升整體生活質量。
6. 潛在挑戰與應對措施
調整過渡期的適應:對於習慣了早起的學生與家長,初期可能會有不適應的情況。為此,可以通過提前宣導與試行階段,讓大家逐步調整作息。
校車與交通調整:有些學生的上下學時間將會受到影響,尤其是需要依賴公共交通工具的家庭。為此,學校可與交通部門協調,確保通勤安排不會對學生造成困擾

0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