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的交通問題及可能的解決方式

提議者 Earendel

已附議26 (時間已截止)

尚須4974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4-04-26
檢核
2024-04-26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不通過
2024-06-25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在台灣,塞車已是長久的的交通問題,在上班和下班的高峰時段就能體現到。其中台中的問題最為嚴重,平均10公里的路程需要24分40秒的時間才能完成,為世界城市排名中的第17名,其次為高雄與台北。塞車不僅浪累了時間,空氣也受到了污染,甚至造成加通事故的機率也會增加,這些都會影響到生活的品質。

造成塞車的主要原因:
1.​​車子的數量不斷上升:私家車普及率上升,但道路建設未能跟上車輛增加速度,導致交通擁擠的狀況
2.基礎設施不足:基礎的交通建設不足,使得大多人移動的方式為開自家車上路,這造成道路的使用壓力增加
3.交通管制不當:紅綠燈的控制不當和道路規劃不善,導致交通的堵塞

提出的方法:
1.綠色交通展:
推廣共乘汽車與不是汽車的出行方式,像是Ubike、共享汽車等,透過這種方法可以減少交通堵色和空氣污染的問題

2.增加大眾運輸:
增加大眾運輸工具的便利性和覆蓋性,鼓勵以搭乘大眾運輸來代替開車,以此來減少路上車子的數量,降低塞車的發生

3.車輛分流:
在某些塞車特別嚴重的區域,在特定時段進行車輛分流,倘若要進入該區域則要付出一些錢,像是義大利羅馬的制度

 

利益與影響

1.改善交通堵塞的問題: 透過推廣綠色交通和大眾運輸,可以減少私家車的使用,從而降低道路擁擠和交通堵塞的程度。更便利的大眾運輸系統可以吸引更多人使用,減少私家車的需求,進而改善道路交通狀況。


2.改善環境污染問題: 減少汽車的使用可以降低空氣污染,特別是在交通密集的城市地區。推廣綠色交通方式,如共乘汽車、自行車共享系統等,有助於減少碳排放,改善城市空氣品質。


3.提升生活品質: 解決交通擁擠和環境污染問題將直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減少塞車時間不僅節省了時間成本,也降低了交通帶來的壓力和不便,使得城市更宜居。


4.促進經濟發展: 改善交通狀況和環境品質有助於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外部投資。良好的交通環境和綠色城市形象有助於促進經濟發展和提升城市的競爭力。

2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