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視障者的用路權益

提議者 Carrie Xu

已附議263 (時間已截止)

尚須4737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1-06-20
檢核
2021-06-21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不通過
2021-08-20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視障者在行動時確實比正常人來的困難,道路上及環境中大大小小的各種障礙,使得視障者除非必要,否則他們平常是不太會出門的,對於一個視障者來說,光是一個人走在路上會遇到的各種障礙對他們來說就已經是個問題了,更枉論他們心中所承受的壓力與不安全感。因此,我們整理出視障者在用路上所面臨的障礙及安全問題如下:

一、導盲磚
我們觀察到有許多地方的導盲磚設置不完全,這樣會導致盲人行動上的不方便,導盲磚在台灣之所以少有視障者使用且容以使社會大眾懷疑它存在的價值,是因為其鋪設的位置多欠缺全盤考量及規劃,導致我們所見到的導盲磚多半零散無章。
 
二、導盲犬
視障者生活的不便之處,有時並非一般公益設置所能幫助的,還是需要借助外力。而視障者的家人雖然多少能幫上忙,但其家人也不可能隨時陪在身邊。我曾在公車上見過導盲犬帶領視障者上公車、刷卡,整個過程十分流暢。可見導盲犬對視障者在外的生活是很有幫助的。台灣目前僅有50隻導盲犬,且仍有五隻「待業」。但目前台灣約有 4 萬 6 千名視障人口,比例懸殊。台灣申請導盲犬是不需要付錢的,只需要支付導盲犬平日的開銷,約2000元。視障者不願申請導盲犬的原因大多是不認為自己有能力照顧導盲犬,或是把申請想得太困難,打退堂鼓。
 
三、過馬路

視障者因為失去視覺感官的幫助,使得他們必須更依賴其他感官來增加對這個社會的認知,雖然經過不斷的訓練能夠使其感官更加敏銳,但他們也只能稍稍地減緩生活中的不便。而即便他們有能力走上街頭,但馬路上來來去去的人車仍為他們帶來巨大的不安感,而這種情況在其視障者需要過馬路時就特別明顯,馬路如虎口,對他們來說在過馬路時會遇到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不知道紅綠燈秒數剩幾秒、斑馬線的凸起不明顯及其心理之恐懼等等,這些都嚴重地影響視障者的用路權益。


四、公車
近年來,該如何解決視障者搭乘公車的不便一直是臺灣熱門的議題,其中幾個縣市也開始陸續推行了相關政策:台中市交通局在2019年開發了「台中友善公車APP」,更加裝了車內及路側設備,包括駕駛座加裝提示燈、候車亭加裝預約鍵盤,以及公車、候車亭的自動播音設備,而高雄市交通局則於2021年時建置10座公車到站語音播報設備,讓民眾用聽的來知道公車是否到站,更有效掌握候車時間,即時招手搭乘,避免錯過公車。然而,視障人士的權益真的有被重視到了嗎?根據新聞報導,台中市政府的友善公車app被認為根本是假友善,記者實際測試後發現預約功能卻毫無作用、公車駕駛對政策狀況外、候車亭無任何友善設備等,視障者的障礙依舊沒有被解決。,其問題如下:
 
1. 目前現行的愛心服務鈴、司機廣播,除了不是常時開啟外,許多情境仍是要仰賴他人,但身障者常因為許多不同的因素,讓整個出行的歷程有許多的不便與困難,如舉牌等公車,如果人潮過多,會擋住司機視線,而且如果站太前面,只差一步就會身處在危險車流之中。
 
2. 到達公車站時,視障者容易在公車站迷失相對位及方向感,常有錯搭公車、找不到停靠處的處境,尤其多班公車進站時,十分容易錯過搭車時機,或是不知道哪一部公車進站。


3. 語音呼叫系統有時會提早兩至三分鐘,大概在公車還在前一兩戰就開始呼叫,且會連續呼叫好幾次,這樣視障者無法清楚分辨公車真正來時是什麼時候。
 
4. 視障者無法閱讀公車時刻表。

 

利益與影響

根據以上四個視障者在過馬路時會遇到的困境,我們針對其障礙初步研擬了幾個解決方法,其方法如下:

一、導盲磚
1. 我們認為要改善此問題並不用「整個城市」都佈滿導盲磚,這樣也會影響一般用路人的權益,應該要在「有需要的地方」,做「完整無障礙的」設置,而不是濫設或只做半套,以下列出我們認為需要設置導盲磚之場所:
(1)政府建設,如國稅局、市政府、衛生所。
(2)醫療建設,如醫院。
(3)大眾運輸,如捷運站、火車站、高鐵站、大條馬路通往公車站。

2.因為種種因素導致導盲磚可能無法出現在一般的人行道上,因此我們認為市府可將其心力移轉到人行道的凹凸不平上,有些人行道因為老舊等問題早已殘破不堪,甚至連一般人也可能因為這樣而跌倒,因此我們認為,修整這些人行道不只能使視障者受惠,也能讓社會大眾受益,更能改善其整體街景的容貌。
 
二、導盲犬
1.政府可以定期開設視障者說明會,除了介紹政府有關視障者的最新政策外,也可以推廣導盲犬、讓視障者及社會大眾多加認識導盲犬。
 
2.視障者若申請導盲犬,政府也應配合專員定期探視導盲犬的情況,予以視障者及導盲犬幫助。
 
3.根據國外研究,導盲犬與視障人士的理想比例是1:100,也就是每100名視障者至少應有1隻導盲犬。以國內視障士5萬多人計算,應該有500隻導盲犬,數量遠遠不足。雖然訓練導盲犬是項困難且耗錢的過程,但透過增加導盲犬的訓練,能夠幫助盲人克服生活上的不便,實現社會正義。


三、過馬路
1. 美國的一些大城市已經有相關解決辦法。那就是在十字路口附近的電線桿上安裝會發出聲響的裝置,當盲人聽見聲響時,在將近120公分高處的地方會有按鈕。而盲人持續按住按鈕數秒鐘後放手,擴音器裏會傳出語音資訊,告知其視障者此十字路口的相關資訊,內容包括紅綠燈的轉換、車流的疏密、以及其路口的每個街名等。我們認為,如果臺灣能在較為大型的交通要道上設置相關語音設備,在其綠燈秒數少於20秒時發出提示聲響便能提醒視障者停止通行、降低其危險及車禍發生率,而此方式將不僅只有視障者受惠,而是所有行走於馬路上之用路人的福利。


2. 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車禍,有人提出將十字路修成迂迴路,而不是大部分常見的十字型路口。這樣的提出是因為人們在迂回路時為了降低車禍的發生就必然要減速。雖然臺灣目前已經有少數路口呈現該樣貌,但我們認為這樣的情況仍為少數,我們必須增加其台灣數量,才能更加地貼合視障者的需求。而這樣的設施在他國已經極其盛行,在歐洲迂迴路已有四萬多條,其中更以倫敦和里昂為大宗。

 
四、公車
1. 我們認為相關的程式設計應從需求端落實,因此,我們針對如何讓視障者即時得知公車動態資訊提出相關程式的修正,讓有搭車需求的視障者能夠運用友善的手機介面,透過Apple或是Android的報讀系統,直接選取公車路線、行駛方向,快速地確認且預定搭車。


2. 政府可規劃友善引導之視障者候車服務流程,設計出安全的等車位置,使其能夠在更加清楚、不干擾其他用路人的情況下優化其公車的報車號方式。


3. 開發「智慧串連行控中心的後端系統」,將其職責回歸到公車司機端,讓行駛司機可快速地理解在什麼時候會有視障者乘客在哪個公車站等候,時公車司機在行駛時能夠更加留意、放慢自身車速,避免出現過站不停導致視障者錯失公車搭乘的狀況。


4. 公車站可設置每台公車攔公車的按鈕,假如視障者要搭50號,就按50號的按鈕,這樣若有兩輛公車來,司機就能依照按鈕亮燈的情況停靠,若兩台車都需要停靠,則司機就負責提醒視障者要上哪台車。


5. 公車站可設置語音介紹,提醒視障者此公車站有哪些公車停靠、幾分鐘一班等等。


6. 應調整開始語音呼叫的時間,或者提醒公車是在「前幾站」,避免視障者有錯過公車的心理恐懼。

附加檔案

5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