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階段
2016-09-08
已完成提案
檢核階段
2016-09-10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附議階段
通過
2016-09-28回應階段
主訴求「保障蔬/素食人口食的權益滿足」、後續推動蔬/素食產業文化發展:
1.制定便利商店熟食規範或勸導/獎勵性政策,於提供之熟食產品中須有建議比例之無肉性食品(例:方便素需占10%、全素5%、蛋奶素5%)
2.輔導畜牧、漁業產業轉型,發展更多食材多元方向,(避免肉食族群減少後帶來的產業消費衝擊、降低抗爭及爭議性)
3.設立蔬食餐飲業補助辦法,以鼓勵成立無肉性便當或外食產品的購買場所 (註:因蔬食餐飲業之販售對象並不若一般葷素餐飲對象普及,因此對營業成本是相當壓力,但現仍可見相當多地區方圓數里內無蔬食產品可選擇,使蔬食者食的權益毫無保障性,此目的為希望保障各地區、區里間都能滿足蔬食外食者「食」的基本需求)
4. 蔬食之合理性宣導,強化國人「(食)不浪費、(彼此飲食習慣)不歧視、不對立」互相尊重的葷、蔬食人口 正向飲食觀念
保障蔬食族群「食」的權益,也開發刺激新的「蔬食產業商機」
輔導產業結構調整,減少國內禽畜畜牧、漁業超量之情形,逐步減少不健康或高密集度的「不人道」畜牧過程
建請階段式規劃、發展蔬食文化之相關系列政策,完整配套,讓台灣成為一個能接受多元飲食觀念、且皆能滿足不同葷素飲食習慣者需求的優秀進步國家
1. 純素主義者(Vegan): 摒棄動物肉(肉、家禽、魚和海鮮),動物製品(蛋和奶製品)通常也不吃蜂蜜和不穿動物製品(真皮、絲綢、羊毛、羊毛脂、明膠...)。
相關連結
權責機關
主辦單位 經濟部
協辦單位 衛生福利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回應日期
2017-02-02
回應機關
國家發展委員會
有關「共同營造友善的蔬/素食環境」之推動,與會的三大超商、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及天恩食品公司均認為,在商業機制下因應市場需求,蔬/素食供應的量及品項(種類)提升,於公司營運損益平衡之評估下,已納入未來推動的參考。
本會(國家發展委員會)於本(106)年1月19日召開「共同營造友善的蔬/素食環境」座談會,邀請經濟部 、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7-11)、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Family Mart)、來來超商股份有限公司(OK)、萊爾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Hi-Life)、天恩食品有限公司、台北市餐飲業職業工會(請假)及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出席本次座談會,研商如何增加蔬素食的種類與品項,及創造新的飲食文化,共同打造更友善的蔬/素食環境。
與會業者表示,已考量市場發展及需求,均有研發新的蔬/素食品項,惟受限於市場接受的經濟效益,目前架上的是經市場汰換後留存的品項。未來將視市場需求增加量的供應,並開發新的蔬/素食品項。
本次會議紀錄、會議逐字稿經與會者確認後,公開於附加檔案中。
106年1月19日座談會出席者與談重點綜整如下:
一、天恩食品公司品:本公司民國64年推動素食,迄今超過40年。在超商推動上,除了吃素人口持續成長以外,現在的問題是冷凍、冷藏、微波容易加熱不足或是過熱的問題。公司已開發用QR code的方式,微波爐直接掃描加熱,可以減少微波時間。本公司將推廣素食當作志業,進一步做為蔬食文化的領航者。
二、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
(一)從價值理念或是社會觀感來說,統一超商絕對願意去支持及認同這個理念,也願意開發相對應的產品,當然在研發上需要一段時間。在商業角度上,可能會有一些困難,我們願意犧牲一點點商業的空間,從經營理念、企業角色推動友善的蔬/素食環境。
(二)今天無法在這此跟民眾或是國家發展委員會承諾推出商品或長成量,但我們會朝這個方向去努力,比如說盡量推出不含肉、少含肉的商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並提升在蔬/素食的研發能力,以符消費者需求,透過市場機制法則,讓市場機制做產品汰換,也會努力朝研發方向調整。
三、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一)以現有定義無肉就是「蔬食」的話,目前全家便利商業的蔬食商品有將近70支,但70支的商品部分是屬於地域性的商品,並不會在全部店看到。這70支當中,大概麵包和關東煮類各占了四成,其他的部分大概占二成。全家在蔬食還有素食的消費市場是有在做一個著墨,市場的聲音其實都有聽到,去(105)年以來加強在冷凍食品開發,今年初有3或4支商品上市,以滿足市場需求。
(二)在法令上,衛生福利部並沒有規範純素的製程環境,所以在產品上並未標示任何素食的字樣,建議是可以在重新定義,怎麼樣的一些商品可以標示素,或是全素、蛋奶素,或是規範蔬/素食的製程環境。
四、萊爾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一)蔬/素食品一般來講是屬於比較清淡口味的,所以鹽和糖比例不會高,導致微生物的狀況是很難控管的。就便利商店目前來講,對這類的產品,雖會致力開發,但也會考慮製程或是安全性。
(二)去(105)年度我們有嘗試推出素的麵,或是全素便當,但推出後大概兩、三個月因應市場銷售不佳而下架,相信各通路這幾年都有陸陸續續推出蔬/素商品,為什麼現在架上只會留下這幾支,真的就是市場自然淘汰機制,最後只會有特定商品歷久不衰。
五、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一)之前行政院毛前院長就一直希望我們推動素食便當,因為他是素食愛好者,配合「週一無肉日」活動在禮拜一的時候多推出一些素食便當。
(二)針對素食便當式樣一直有在努力,也曾經請慈濟功能會的導師教我們廚師做比較符合素食需求的便當。在104年也推動配合林務局有推動素寶寶便當。在台北站供應的有四款素食便當,去年配合觀音環台活動推出素食Q便當。去年素食銷售量大概54萬5,514個,大概占總銷售5.2%。另考量素食便當的販售起伏較大,不易控制,為滿足旅客需求,推出訂票訂便當服務,這是目前推動最有效的。
六、經濟部:經濟部必須以經濟發展為前提,所以在政策的推動上要回歸到市場導向,有這個市場就有產量和產能出來。以經濟部的角色來說,比較強調一切都是以市場導向為原則。站在一些少數的人口需求這個部分,在短期是沒有辦法真正滿足需求,為因應蔬/素食人口的成長,相信市場的反應是很直接和敏感的。
有關「共同營造友善的蔬/素食環境」之推動,與會的三大超商、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及天恩食品公司均認為,在商業機制下因應市場需求,蔬/素食供應的量及品項(種類)提升,於公司營運損益平衡之評估下,已納入未來推動的參考。
無
回應日期
2016-12-28
回應機關
國家發展委員會
本會於本(105)年11月15日辦理「保障蔬/素食熟食品供應座談會」提案人訴求釐清會議,邀請提案人至本會說明並釐清完整訴求,並邀集經濟部、衛生福利部及農業委員會等相關部會與提案人討論說明。
經會議討論,本提議有3項訴求︰
一、協調四大超商增加蔬/素食熟食品供應品項及數量。
二、蔬/素食熟食品標示。
三、調整農漁牧業產/銷結構。
本次會議紀錄、會議逐字稿經與提案人及與會者確認後,已於本年11月21日公開於回應附加檔案中。
一、協調4大超商增加蔬/素食熟食品供應品項及數量之訴求,經徵詢四大超商及臺灣鐵路局針對蔬食或素食未來是否會提升進貨或上架量,彙整回應如下︰
(一)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7-11)表示,因飲食習慣改變,國人重養生,因應此趨勢,故陸續增加鮮食佔比,因商品太多樣且上下架不定,故增加或減少比率不定。
(二)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Family Mart)表示增加蔬素食會是公司明年的一個趨勢,但要較難提出具體數據。
(三)來來超商股份有限公司(OK)表示明年會進行具體的評估。
(四)萊爾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Hi-Life)表示因應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養生風氣日盛,且近年來在輕食產品的需求逐年上升,故公司明年先增加5%供應量,未來再評估調整蔬菜類和輕食類的商品的比例。
(五)臺灣鐵路局表示本年有增加蔬素食的樣式便當,惟葷素食比率約10:1,素食較少原因為退換貨率高及客源不穩定。
二、有關包裝標示素食部分,衛生福利部(前衛生署)已98年7月1日公告「包裝食品宣稱為素食之標示規定」(衛署食字第0970402575號,如附件)。
另外,衛福部於104年12月正式啟動「1919全國食安專線」,「1919」係整合跨部會機關原有之服務專線,包含:行政院消保處之消費者服務「1950」、行政院農委會之農業客服諮詢「02-4499595」、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之馬上辦服務「0800-056476」及衛福部食藥署之食品檢舉及食品諮詢「02-27878200」等專線,以簡單、方便記憶的號碼取而代之,提供更便民的單一服務窗口,有關蔬/素食品標示疑慮,可透過「1919」專線反映得到立即澄清與處理。
三、有關農漁牧業產/銷結構調整及因應會續效應部分,近幾年農委會對農漁業已在進行產業結構升級輔導,後續將加強協助農產品銷售。
有關提案人「短程目標:推動便利超商保障蔬/素食熟食品供應比例規範 / 長程:後續推動蔬食產業發」之建議,由於初步與四大超商及臺灣鐵路管理局徵詢均有正面回應,後續本會預計明(106)年1月邀請業者座談,共同營造友善的蔬/素食環境。
回應日期
2016-11-21
回應機關
國家發展委員會
〈將於本年12月31日前彙整相關部會研析及處理情形,正式回應時說明〉
本會(國家發展委員會)於本(105)年10月21日召開「提點子議題之主協辦機關協調會」,針對「短程目標:推動便利超商保障蔬/素食熟食品供應比例規範;長程:後續推動蔬食產業發」議題討論。
為釐清本案訴求,本會於本年11月15日下午辦理「保障蔬素食熟食品供應具體訴求確認會議」,邀請提案人說明提案訴求(簡報如附件),並邀集經濟部、衛生福利部及農業委員會等相關部會與提案人討論說明。
本次會議紀錄、會議逐字稿經與提案人及與會者確認後,公開於附加檔案中。
〈將於本年12月31日前彙整相關部會研析及處理情形,正式回應時說明〉
〈將於本年12月31日前彙整相關部會研析及處理情形,正式回應時說明〉
〈將於本年12月31日前彙整相關部會研析及處理情形,正式回應時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