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希望政府調整汽機車貨物稅及營業稅率,這樣才能促進經濟循環

提議者 品全

已附議33 (時間已截止)

尚須4967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1-05-07
檢核
2021-05-07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不通過
2021-07-06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1. 國產客車及貨車的貨物稅:(1200 c.c.以下)從原預估課徵17.5%調降至7~10% (1201~2400c.c .從原課徵25%調降至12.3~17.5%,(2401~3000c.c.)課徵從原30%調降至15.8~22.5%, (3001c.c.)以上從原課徵30%提升至42%,營業稅從5%調降至2%,

    節能環保國產車稅: (1200c.c.以下)從原預估課徵17.5%調降至 5~6%,(1201~2400c.c. 從原課徵25%調降至10.5~12.5%,(2401~3000c.c.)從原課徵30%調降至16~19%,( 3001c.c. 以上從原課徵30%提升至32.5%  ),營業稅從5%調降至1.5%  ,國產車重要零件的關稅調降至2.5~7.5%,扶植國產車商自製重要零件( 例如: 引擎/變速箱)貨物稅調降5%,進口車關稅調降至5%,客貨車的稅約客車所繳納稅的60%


    機車(125cc以下含125cc)及車長4300mm車寬1755mm車高1600mm軸距2600mm以下(學日本K-CAR制度);動能16kgm(NET)或135ps(NET)以下的車免徵貨物稅及營業稅

利益與影響

國產車貨物稅是否可以從2000cc為分界點調整成2400cc,原2000cc以下25%的稅率調整成2400cc以下25%的稅率,原2001cc以上改成2401cc以上,畢竟排氣量大未必污染大,例如2006~2012年的CAMRY,有2.0L NA引擎及2.4L NA引擎,因為車重及車格的算大型房車重量也較重,2.0引擎反而重托;2.4L確沒這樣的問題(一樣保養狀況、使用環境及方法相同,使用8年就知道排氣量2.4L的引擎狀況比2.0L還要好),對引擎變速箱都很傷,甚至使用久了以後2.0L的污染比2.4L的污染高出很多,然而原廠不讓車重太重,可能把鋼材從美規換成日規,鋼材剛性在當時的技術沒那麼高時,直接影響車體安全性及事後的醫療成本,或者在隔音部分調降成本,甚至循跡防滑、動態穩定的部分調降成本,為了讓國產車安全不分等級希望政府調整2400cc的汽車(小客車)貨物稅的稅率。並增加K-CAR制度,希望台灣新增法律:機車(125cc以下含125cc)及汽車車長4300mm車寬1755mm車高1600mm軸距2600mm以下(學日本K-CAR制度);動能16kgm(NET)或135ps(NET)以下的車免徵貨物稅及營業稅,但要規範車體剛性、駕駛人及乘客安全性+舒適性+便利性,車價約在50萬元,零件耐用性提升至6~8年才損壞,組裝質感提升,畢竟政府鼓勵人民生育率提高,但薪水(收入)沒有提升反而是物價上漲,然後一台機車如果要載一家大小其實很危險(但是不應該以提高罰則的方法減少超載問題而是從根本解決),但如果有像日本K-CAR的制度+國人平均收入提升(相較於物價上漲的幅度提升,例如基本薪水提升6%,物價提升2~3.5%為例),這樣至少可以解決掉機車超載及生育率不足的問題,像一些入門車型根本不算是奢侈品,可以考慮取消15~25%的貨物稅+5%的營業稅。希望台灣新增法律:機車(125cc以下含125cc)及汽車車長4300mm車寬1755mm車高1600mm軸距2600mm以下(學日本K-CAR制度);動能16kgm(NET)或135ps(NET)以下的車免徵貨物稅及營業稅,但要規範車體剛性、駕駛人及乘客安全性+舒適性+便利性,車價約在50萬元,零件耐用性提升至6~8年才損壞,組裝質感提升,畢竟政府鼓勵人民生育率提高,但薪水(收入)沒有提升反而是物價上漲,然後一台機車如果要載一家大小其實很危險(但是不應該以提高罰則的方法減少超載問題而是從根本解決),但如果有像日本K-CAR的制度+國人平均收入提升(相較於物價上漲的幅度提升,例如基本薪水提升6%,物價提升2~3.5%為例),這樣至少可以解決掉機車超載及生育率不足的問題,像一些入門車型根本不算是奢侈品,可以考慮取消15~25%的貨物稅+5%的營業稅。

 

1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