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因應少子化未來,推廣小班制教學。此舉不但可減輕老師壓力,亦可提升教學品質。

提議者 John

已附議241 (時間已截止)

尚須4759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4-06-03
檢核
2024-06-04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不通過
2024-08-03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目前少子化愈趨嚴重,許多私校面臨關閉, 公立學校也有教師超額問題。呼籲可採用小班制, 不僅有機會改善此一問題,還具有提升教學品質、降低老師壓力、 對學生照顧更為周全等優點。

許多公幼與私幼差異亦在此,公幼或準公托會限制班級人數; 私幼則可能因商業考量,有時會出現班級超收的情況。前者的作法, 讓教育與照顧環境得以維持;後者則可能因人數太多管理不周, 或老師壓力過大,而導致某些疏失。

幼兒園這種師生比的概念,同樣可以適用在國小以上或其他的教育。

個人曾在補習班教過,所教的正是一群跟不其他人的學生。 原先的班級因為老師要顧及多數學生的成績, 這些學生的需求就被忽視。他們無論在學校、補習班都是如此, 因此,就出現了些低自信或叛逆性強的情況。

來到了我的班級之後,因為人數不多,幾乎可以照顧到每個人。 甚至課業以外的事,也能給予建議,因此, 原本這些不太信任老師或大人的學生,想法開始出現一些改善, 課業也有所進步,甚至有人退伍之後,仍與我保持聯絡。

儘管改小班制,人事經費等將會變高,但「教育」 若是要讓下一代學習到正確或良善的觀念,就更值得用心投資。 一個學生若遇到一個好的啟蒙者,將是人生中非常大的財富。 但若班級人數太多,老師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 千里馬與伯樂也很可能錯過了彼此。

值得注意的是,小班並不能保證學生成績一定會變好, 但台灣很大的一個問題,是過於重視成績、學歷, 導致忽視學生的其他優點。在這種觀念下, 若小班制無法有效提升成績,也許就會被認為「無用」。然而, 評估小班制是否值得實行,是否只有提升成績這單一觀點?這時, 就不是小班制本身的問題,而是眾人更重視什麼的問題。 這也是值得大家反思的:「我們到底要給下一代什麼?」「 一個人的價值,該用什麼來衡量?」

利益與影響

優點:

1.替少子化的教育界未來找到出路

2.提升教學品質

3.減輕老師負擔

4.讓老師更有餘力去關心學生課業以外之事

5.班上較少人,可提供更多人發言討論的機會,激發思考

影響:

1.教育經費增加

2.可能要增設班級,關係到學校可用空間

5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