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廢除博愛座,全部改為普通座

提議者 Wang

已附議792 (尚餘22日)

尚須4208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5-09-11
檢核
2025-09-12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附議中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一、 為什麼要改?

 

現在博愛座問題太多:

 

1. 造成衝突:很多人會對坐在上面的人進行「道德審判」,引起爭吵。

2. 浪費座位:大家怕被罵而不敢坐,導致位子空著。

3. 忽略隱性需求:很多需要座位的人(如身體不適、孕婦初期)從外表看不出來,坐在博愛座反而有壓力。

 

我們的目的不是取消關懷,而是讓「讓座」變回發自內心的善良,而不是被規則強迫。

 

二、 具體做法

 

1. 硬體改變:

   · 移除所有「博愛座」的標籤和特殊顏色。

   · 讓所有座位看起來都一樣,都是普通座。

2. 文化改變(這更重要):

   · 推動新口號:「每個座位都是博愛座」、「看見需要,主動讓座」。

   · 加強宣導:教育大家「不要以貌取人」,並鼓勵「主動詢問」需要幫助的人,而不是指責別人。

 

三、 好處

 

· 終結爭吵:沒有了標籤,就沒理由為「誰該坐」而吵架。

· 座位充分利用:沒人需要時,每個人都可以安心坐。

· 社會更進步:讓座變成真正的主動關懷,證明我們的社會更有同理心。

 

四、 總結

 

博愛是一種精神,不應該被限定在某個特定顏色的座位上。 廢除博愛座,是相信大家的主動愛心,讓我們的關懷更真心,環境也更友善。

 

利益與影響

利益 (正面影響)

 

1. 消除衝突與道德綁架

· 說明: 從根本上移除「座位魔人」進行道德審判的舞台。沒有了特定標籤的座位,民眾就無法憑藉座位顏色來指責他人,能有效減少社會上的無謂衝突與對立。

2. 提升公共資源使用效率

· 說明: 所有座位得以被充分利用。在非尖峰時段或人潮不多時,乘客可以安心就坐,避免「博愛座空著,一般座擠滿」的資源浪費現象。

3. 真正保障隱性需求者

· 說明: 身體不適、孕婦初期、患有不可見疾病(如心臟病、關節炎)的乘客,無需再承受「坐在博愛座上卻被投以異樣眼光」的心理壓力。他們可以選擇任何座位,而不被特別檢視。

4. 促進成熟的主動關懷文化

· 說明: 將「讓座」從一種被動的、遵守規則的行為,提升為主動的、發自內心的關懷。這有助於培養社會的公民主動性與觀察力,鼓勵人們用「詢問」取代「指責」,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進化。

5. 降低大眾乘車的心理壓力

· 說明: 大多數民眾乘車時將不再需要費心判斷「這個座位我能不能坐」,從而獲得更加輕鬆、無壓力的乘車體驗。

 

 

 

 

影響

 

1. 影響:讓座文化消失?

· 疑慮: 擔心失去標籤提醒,人們會變冷漠。

· 因應: 強力宣導「每個座位都是博愛座」觀念,鼓勵主動詢問「需要座位嗎?」來取代被動指責。

2. 影響:長者與不便者不安?

· 疑慮: 明顯需要座位的人會更難獲得協助。

· 因應: 保留車門附近的無障礙空間,並建立主動關懷的文化,讓有需要的人能從眾人的善意中受益,而非依賴標籤。

3. 影響:初期混亂與適應

· 疑慮: 大眾需要時間適應新制度。

· 因應: 進行清晰一致的宣導,並可考慮分階段試辦(如先從部分路線開始),順利後再全面推行。

執行時間39天
5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