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楠梓、岡山地區介紹:
「楠梓百慕達」是楠陽路與省道台1線高楠公路跨越鐵道並交叉的立體高架橋系統,有通往楠梓加工區、橋頭岡山等不同方向,機車與汽車分散不同路線行駛,容易造成迷路!若將鐵路地下化以後,可以打通德民路、高楠路及楠陽路的平面道路路線,或是拓寬煉油廠道路,讓汽機車可以減少繞路、上下高架橋的需要。
枋寮墾丁運輸介紹:
臺鐵部份:枋寮車站為臺鐵屏東線與南迴線的起點,未來也可能成為恆春支線轉乘站。潮州至枋寮僅有單線鐵路,導致列車班次少、經常需要等候待避時間;且枋寮車站以南至率芒溪北端的路線呈圓弧形,進出站的列車得減速行經月台南端以及圓弧形彎道路段。若將枋寮鐵路高架化並截彎取直,能改善月台南端之彎道,讓直達台東的對號列車可以再加速,提升準點機率!
客運部份:枋寮車站前與臺鐵平行之中山路較狹窄,且道路旁建築較多不易拓寬。路上有許多前往高雄、屏東、恆春及臺東方向的公路客運,車道僅有2線導致讓其它汽機車使用也很擁擠!行經枋寮的客運班次比現有的潮州轉運站更加密集,但枋寮目前沒有轉運中心!若高架化鐵路車站完成後,一樓的空間做為客運轉乘站,讓客運車輛由枋寮國中到枋寮醫院之間改走舊地面鐵路改建之公路,作為枋寮市區的主要道路來分散中山路的車流量。距離恆春支線完成還很遙遠,在這之間需要先從公路客運的部份做改善,因此興建枋寮轉運站比較重要!
烏日平交道:
台中烏日的學田路平交道位於三和,是通往文山等方向的主要道路。巔峰時間通過平交道經常要等候15到20分鐘,導致車輛回堵到中山路的左轉車道,有時候柵欄升起到降落中間的時間過短,讓趕上班、上學的用路人難控制時間而導致容易遲到,該處路段也必須改善!
計畫內容:
- 在新左營站往北、岡山溪橋往南的路段,興建地下化引道,穿越楠梓市區、橋頭糖廠、岡山市區將線路及車站改建為地下。
- 地下化工程若與高楠陸橋下方之機車專用地下道衝突,評估在引道上方、高楠陸橋東側施做臨時便橋,開放機車與行人通行。地下化完工以後,將德民路與楠陽陸橋、高楠陸橋下方的平面道路打通,並拓寬糖北路、環廠道路及半屏山後巷!
- 評估岡山至橋頭路段(岡山溪橋端引道至捷運橋頭糖廠站)是否能先於東側興建臨時軌、岡山與橋頭車站的臨時月台,在現有西側地面鐵路空間施做隧道主體,以減少橋頭古蹟站房或其它民宅拆除的需要。岡山端引道西側也預留地下化延伸隧道口,評估路竹地區鐵路是否也地下化或高架化。
- 將現有之枋寮車站改建為高架站體,將地面空間改為新主要道路及客運轉運中心的枋寮站。枋寮車站至率芒溪之間的鐵路雙線高架化,並截彎取直。
- 潮州到內獅站之鐵路,除了南州路段路堤、南州口溪與林邊鐵路橋以外,其它的路段以先前屏東鐵路高架化「半半方式」架高:待潮州至枋寮路段東正線完工後,開始興建西正線之單線鐵路橋;待西正線啟用以後,再施作東正線鐵路橋。除了加祿站改建為地面跨站式站房以外,將崁頂、南州、鎮安、佳冬、東海、枋寮及內獅站改建為高架車站,月台預留10-12節車廂以上的長度,以備未來EMU900電聯車或其它車種進入縱貫線南段停靠。內獅站至少2座高架島式月台、4股以上之軌道,方便轉乘恆春支線。
- 評估是否復設三埤、建興車站,以及新增中華社區停靠站(仁武區中華里附近)。
- 將烏日到成功路段高架或地下化,若新烏日站無法改建,將新烏日站東西兩端路段作為坡道。若高架化工程與高鐵陸橋位置衝突,將鐵路北側的陸橋拆除,改由鐵路南側做為匝道;施工期間由高鐵二路地下道做為替代道路。
- 烏日高架/地下化引道設於捷運九張犁站,順便將烏日車站月台往東移動,銜接捷運烏日站;並將高架化的月台設為2樓、出口設置在1樓地面層及3樓捷運天橋,方便乘客轉乘臺鐵與捷運;將烏日的光日路、永春東三南路及中山路二段106巷的平面道路打通。
利益與影響
- 潮州至枋寮的鐵路雙線立體化以後,更適合增加行駛縱貫線、屏東線、南迴線或恆春支線的區間及對號列車班次,減少讓乘客轉乘或等候列車待避所花的時間。
- 鐵路截彎取直以後,能增加列車行駛速度,可以提高快速、準點效率!
- 枋寮路段鐵路橋下興建之公路適合替代現有之中山路。除了讓客運改道以外,也可以成為另一條替代中山路的主要道路,讓居民、遊客進出枋寮市區更加方便!不用常常跟太多公車同時一起擠同一條路,且不用等候列車通過平交道的時間,更有機會讓枋寮後站的土地發達起來!
- 烏日、岡山及楠梓鐵路立體化、南州及枋寮鐵路高架化,可以打通更多道路來穿越現有地面鐵路,減少車流與安全問題並提高平交道路段的速限!
- 縫合橋頭、南州的市區與台糖場區、改善枋寮的客運接駁,增加橋頭糖廠、南州糖廠及墾丁風景區的觀光客!
- 烏日到成功鐵路立體化可以縫合烏日市區中央被鐵路分割的部分,讓鐵路南側的市區也能藉由建國路作為主要通路。解決成功站、新烏日站距離近的平交道,減少等候列車通過的時間!
- 改善高屏地區鄉下交通減少人口往外流、增加居住人數,以減少桃園、台北地區壅擠的人口,也避免北部建設過度與供不應求!
3
已關注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