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街頭零街友,將閒置,地點農地又適合的蚊子館開放改造用於收容困境街友,男女棟分別,集中收容特別授以技術

提議者 app夢想成真

檢核未通過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17-11-18
檢核不通過
2017-11-21
街頭零街友,將閒置,地點農地又適合的蚊子館開放改造用於收容困境街友,男女棟分別,集中收容特別授以技術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關於街友--人權強者更強,弱者更弱,街友也應該有基本人權

為什麼已經有一些機構,但街友還是這麼多,街友要的不只是一頓飯的溫飽,..

About street people - stronger human rights groups, weaker ones and street people should have basic human rights

Why do some organizations already have housing, but there are still so many street-based friends that street-to-door businesses need more than just a meal.街友 ( 遊民 ) 是一直存在於社會底層的邊緣人,藏身於街道,過著不同於一般大眾的生活模式。隨著失業率增加、經濟結構快速改變及家庭功能的瓦解,街友的人數也不斷攀升。依據衛福部統計,102年受理街友處理計4166人,以台北市佔33.07% 比例最高,高雄市佔6.48% 次之,相較於97年的統計資料,街友的人數又增加上千名。而根據縣市政府遊民輔導辦法,將街友定義為大致如下:

流落街頭孤苦無依且查無身分而必須收容輔導者。疑似罹患精神疾病、身心障礙而遊蕩需人照顧者。於街頭或公共場所棲宿、行乞者。街友的形成,以經濟層面為最大主因,伴隨著個人、家庭和社會因素,因經濟結構的改變、都市不斷更新、大量外籍勞工引進和景氣的持續低迷,導致失業率居高不下,加上家庭功能的瓦解、社會福利體制的不健全及個人的能力不足與生理、心理缺陷,造成街友日漸增多。

研究指出,個人之所以會變成遊民的動力應是源自鉅視結構的不利經濟環境,以致失業過久後無法返回主流的勞動力市場,又遇到個人不適應的因素與家庭關係薄弱無所依靠,最後只好流落街頭生活。(遊民問題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鄭麗珍, 2004 )

許多街友苦於無工作機會和一技之長可發揮,但大眾對於街友通常會貼上負面標籤,帶有歧視的眼光,認為街友散發出邋遢、骯髒、頹廢的氣息,破壞城市面容;生活上亦是遊手好閒、不務正業、不積極向上的次等階級代表,依靠社會補助及資源來生活。    沒有人願意成為街友,街友的背後都是許多內在和外在因素所累積而成的。社會上,也無給予平等對待及協助。因此,應賦予街友基本人權,協助他們找回信心,重返社會。

中途之家「觀照」街友
【生命力記者張鎮麟報導】台北縣政府街友中途之家「觀照園」位於台北縣林口鄉,提供流落街頭、查無身份而必須收容輔導者、暫時性無家可歸在街頭露宿生病需療養者等,一個可以安頓的地方。主要提供就業服務、醫療服務、生活照顧、申辦相關福利、轉介安置、協助返家等六項服務。

 中途之家主任黃梅英認為,「街友很多都是身心障礙者,要找工作也不是這麼容易,社會大眾對街友都有刻板印象,而觀照園則幫助有工作意願的街友。」而大部分的街友在觀照園一段時間之後,都會接受就業輔導而離園。

 現在中途之家只有一位社工員以及兩位替代役男,黃梅英表示,「是有爭取政府擴編,但現在社工員真的是身兼數職,我們與別的街友收容所不同的是,我們不只是照顧街友,還有幫助街友找到工作,這真的很辛苦。」

 中途之家社工員曾賢鍇表示,中途之家本來就只是給街友一個暫時可以安頓的地方,我們還是希望街友自己能有養活自己的能力,中途之家也盡量幫助他們找工作,像是去年有一位六十多歲的阿公遭到棄養,之後轉介到了中途之家,在家樂福找到了清潔工的工作,現在生活也很穩定,「雖然工作薪水不多,但是可以養活自己,阿公也很感謝中途之家。」

 除了幫助街友尋找工作,中途之家也在一九九四年也跟LA NEW皮鞋合作,開了皮鞋修護製作班,讓街友可以自食其力,靠修皮鞋維生,黃梅英說:「這一個製作班讓街友有實質的訓練可以開業,不過中途之家才開辦沒多久,許多東西也都還沒上軌道,但是來這的街友我們都先幫他們調整生活作息,再來就是灌輸以自己勞力來生活的觀念。」

 現在中途之家訓練街友的方式很單純,在旁邊的空地從畜牧以及耕種農作物開始,讓街友體驗到工作中的成就感,黃梅英表示,「因為許多的街友都已經很久沒有工作了,先訓練心智比較重要。」

 中途之家將來將推動街友看護訓練,讓街友來當看護,專門照顧街友病患,曾賢鍇說:「街友的不穩定性比較高,先由照顧相同身分的病人開始,讓大家看到街友也是可以做正常人的工作。」

本周末寒流來襲,新北市政府除啟動-低溫避寒關懷機制,關懷街友、獨居長者、弱勢家庭兒童或身障者等禦寒整備,社會局長張錦麗與板橋區公所、志工及街友外展服務中心至公園街頭勸導街友入住收容所及簽約旅館,以確保生命安全。

局長張錦麗表示,因應寒流來襲已於日前--啟動低溫避寒機制,包括發放熱食、提供禦寒物資與緊急庇護場所,凡有需求的街友皆可使用。此外,成立緊急應變小組,設立新希望關懷中心,可撥打一九九九或街友服務專線○九○五-二八五一一五有專人服務。各區公所也結合民間團體和志工訪視提供所需物資。

另針對無生活自理能力的街友,萬里區設立「社會重建中心」提供長期療養、復健、職訓及就業服務,在林口區設立「觀照園」給予就醫、就業、就養及各項福利服務。  http://tgqraa.org/wp-content/uploads/2017/04/105%E5%B9%B4%E8%87%BA%E5%8C%97%E5%B8%82%E9%81%8A%E6%B0%91%E7%94%9F%E6%B4%BB%E7%8B%80%E6%B3%81%E8%AA%BF%E6%9F%A5.pdf

利益與影響

  1. 大眾對於街友通常會貼上負面標籤,帶有歧視的眼光,認為街友散發出邋遢、骯髒、頹廢的氣息,破壞城市面容---改善市容.解決街友問題~街頭零街友,以改善城市市容以利於觀光發展.晉升發展中國家,成為亞洲改善街友問題指標.
  2. 以台北市佔33.07% 比例最高,高雄市佔6.48% 次之,相較於97年的統計資料,街友的人數又增加上千名。安置街友集中管理,心理輔導,改善社會安全,以防街友因生活困頓而傷害老弱婦孺一般市民.
  3. 街友的形成,以經濟層面為最大主因,伴隨著個人、家庭和社會因素,因經濟結構的改變、都市不斷更新、大量外籍勞工引進和景氣的持續低迷,導致失業率居高不下,加上家庭功能的瓦解、社會福利體制的不健全及個人的能力不足與生理、心理缺陷,造成街友日漸增多。
  4. 流落街頭孤苦無依且查無身分而必須收容輔導者。疑似罹患精神疾病、身心障礙而遊蕩需人照顧者。於街頭或公共場所棲宿、行乞者。
  5. 沒有人願意成為街友,街友的背後都是許多內在和外在因素所累積而成的。社會上,也無給予平等對待及協助。因此,應賦予街友基本人權,協助他們找回信心,重返社會。

相關連結

附加檔案

0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