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逼哩巴拉蹦
已附議160 (時間已截止)
尚須4840個附議
在現代許多重要大考,像是:會考、學測等,原住民以及身心障礙者等特殊族群可以得到額外「加分」的權益是人盡皆知的。雖然大家其實都知道他們是有一些困難或特殊狀況,政府也是為了幫助他們才採取這個「加分」政策的,但對於「加分」這兩個字難免讓人感到不平等、差別待遇,引起了不少爭議。以學測為例,加分制度主要分成兩部分,一就是字面上的加分,另一部分則是保障名額。要得到原住民加分的資格:1.要擁有原住民的身分,可以得到加上10%的權益 2.除了自證身分,擁有原住民的文化或語言認證,則可得到分數+35%的權益。而除了加分以外,各校也要提供額外的2%名額給原住民,意思就是:不必和一般生爭奪名額,可以轉而只和其他原住民爭額外的2%名額(以無條件進入法計算名額)。
這種不平等的優惠待遇當然是遭到我們反對的理由
1.不平等。舉例來說:現在有些擁有原住民身分的人,他早就被漢化,並在居住地和教育資源與我們一般人無明顯差異得情況下,他們考試卻可以加分,這是不平等的。
1.有些漢化很深的原住民已經逐漸與原本原住民的文化脫節,甚至連自身文化與語言都不會,幾乎與一般人無異。
2.原是考量家境不好、資源不足,想進而進行補貼,但卻不直接以對低收入戶等較直接的方式給予幫助,反而繞個彎另闢原住民加分制度,造成它不只無法得到預期的效果,還讓原住民間接遭到歧視。
3.能加分進好學校的大部分都是居住於都市的原住民,而非在山地等真正缺乏資源的原住民,甚至以能力來說,要爭取到保證名額,也是以對主流文化較了解的都市原住民為吃香,並無法直接幫助到山地原住民。
4.加分政策是政府對原住民的補償,但以考取語言證書為例,在主流意識的引導下學習自身文化,效果並不會如預期好,對原住民語言的傳承幫助也不大。
1.開設語言、文化課程。
2.加強偏鄉教育
1.讓融入主流文化的原住民可以有機會重新學習原住民之聲文化,也讓一般的孩童可以認識原住民文化,甚至引發興趣從而對原住民文化進行研究與傳承。
2.現代很多原住民其實就在我們身邊。許多原住民生活在都市,甚至已經逐漸漢化,並不缺乏教育等資源。而其實真正需要幫助的是生活在偏鄉的孩子。以山地原住民來說,他們比起平地的原住民更有機會還留存完好的原住民文化,我們更應加強他們的教育來維持住其文化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