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Benjamin
最近有感於22K薪資仍然在各地以最低合法薪資在各地流通,深感異常。
畢竟22K是當初教育部因為2008年起金融海嘯,於是實施特別政策,
正式名稱為「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
它是由政府補助企業每人每月本薪2萬2000元及勞、健保費用4190元共26190元,
另亦補助年終獎金,給薪優於基準者由企業自行負擔。
於是在度過了金融海嘯的今天,弊病叢生。即使是首都大台北也有22K的低薪出現。
由於22K薪資已經不止於年輕人的起薪,更擴及各個年齡層。
有很多中高年齡層在薪資上仍僅只領取22K薪水,更有不肖企業付出低於22K薪水。
我想456年級生,在年輕時3,40歲一定記憶猶新,當初大台北大學生畢業起薪3萬,
房價也沒有炒到天價高,跟現今相比實在相差甚遠,而今民間對此也憤怒異常。
這是不得不解決的民怨。
於是我想要向各位提新提案,新想法。又稱為「恢復薪資水平方案」,
一整個世代為因應金融海嘯做出犧牲,那恢復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一樣也是由大學畢業生下手,可是起薪32000+勞健保,跟前言22K一樣,也是由
政府稅金補貼。一般勞工企業需自付2萬,其餘政府稅金補貼,一樣維持一年,接受
補助的企業要接受政府的企業輔導完全符合勞基法規定。
另外,為規避不肖企業聯手員工申請補貼,將會由財政部監察稅金補貼的企業金流。
還有申請補助的大學畢業生,補助期間內不得申請任何青年補助。
未免政府財政失衡,大學畢業生與一般勞工一年名額各限定8000名,
一年共16000名。有效果的話就延展一年,最長不得超過四年。
我相信大家也知道,現今各地縣市勞檢員是相當的不足的,而且企業也以各種方法嘗
試尋找規避勞檢漏洞,因此以此舉可以輔導規避的企業以循誘的方式導向良好方向。
另有人提出關於薪資漲,物價跟著漲的經濟學原理,因此也需要政府出手抑制物價。
抑制物價跟著計劃跑,直到計畫結束後半年才停止抑制物價隨薪資漲價。
我相信長遠以來有助於改變現況,就像22K在計畫停止多年後,仍造就薪資失衡。
當薪資恢復,就會增長儲蓄與消費。
而在房價仍持續打房政策之下,以少子化長遠來看,房價終究會崩跌。
那麼台灣目前最主要的民怨,薪資過低與高房價就有解決的可能。
最後,我認為是最重要的問題,人才。
各國皆報告台灣薪資低廉,房價過高,導致人才無止盡的出走。今年更達到72萬人數,
我們大學體系培養了眾多人才,若只是依靠某方案補助人才低薪,實在是治標不治本。
因此提出以上建議,還請大家支持。
我認為有以下優點
1.更多企業遵守規定繳納勞健保,勞健保有足夠的資金可以維持運作。
2.薪資恢復水平,表示人民有足夠的金錢可以消費,自然可以增加經濟學的消費產出。
3.藉機可以了解台灣的企業現況,並以此了解與強化台灣企業的不足。
4.薪資恢復正常,而打房政策仍維持,而在少子化的情況下,房子越建越多,
房價終究會下滑,評估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也可維持相當良好的水平。
5.維持人才在台灣流動並減少台灣人才流向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