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AI留給人類的時間只剩下3年了-因應AI及機器人發展的勞動市場應對措施

提議者 生命之盾

已附議6 (時間已截止)

尚須4994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5-01-19
檢核
2025-01-21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不通過
2025-03-22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1.升級勞動部就業服務網為智慧型勞動市場就業平台並強化監控機制

  • 升級勞動部現有的就業服務網,結合大數據分析與職業匹配技術,打造智慧型勞動市場平台,即時分析並呈現勞動市場的需求、技能短缺資訊與產業發展趨勢。
  • 提供精確職業匹配及再教育建議,讓求職者能找到符合技能需求的工作,縮短求職與雇主招募所需的時間。
  • 平台將關鍵數據提供給教育部及其他相關機構,用於輔導教育系統修正課程規劃,幫助學生培養符合未來市場需求的專業技能,縮減教育與市場的落差。
  • 政府、企業與教育體系可基於此平台合作,精準協調政策與人力配置,建立協同效應的智慧型勞動市場網絡。

 

2.設置機械人與人力使用比例限制

  • 根據不同產業的特性與發展情況設立彈性機械人與人力比例,確保在高技術產業允許較高的自動化比例(如高科技製造業),而在人力密集型產業(如服務業)保持較高的人力需求。
  • 藉由智慧型平台進行實時監控與動態調整,以確保勞動力市場穩定發展,同時緩解自動化對基層就業的影響。

 

3.提供企業轉型支持與獎勵措施

  • 設立獎勵政策,透過稅收減免、技術補助及資金激勵等方式,引導企業平衡自動化升級與人力雇用需求。
  • 為企業提供由智慧型平台分析支撐的技術升級建議,協助其提升效率並減少社會衝擊。
  • 提供跨領域技能提升補助,幫助企業員工適應技術進步需求,維持高效與穩定的就業率。

 

4.設立勞動市場應對基金

  • 設立專項基金,針對因AI與機械人自動化取代受衝擊的勞工提供短期經濟補助,並支持其再教育或職業轉型。
  • 支援中小企業平衡勞動力與技術的發展需求,減輕企業技術轉型壓力,穩定企業經營與就業。

 

利益與影響

1.促進勞動市場的適應性與協同發展

升級後的平台可即時監控市場變化,為求職者、教育部門及企業提供精準的市場需求預測和規劃建議,實現政府、教育與勞動市場的長期協調發展。

 

2.減少自動化技術對就業的衝擊

透過限制機械人與人力使用比例並動態調整,降低技術進步對基層勞工的失業威脅,穩定社會經濟結構。

 

3.提升教育體系與勞動市場匹配度

平台提供的數據支持教育課程調整,使得人才培育更符合產業需求,縮短新進勞工與市場要求的技能差距。

 

4.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與市場競爭力

在政策誘導下,企業更願意承擔社會責任,創造更多友善就業機會,同時透過合理的轉型支援,提升市場競爭力。

 

5.穩定就業市場,保障社會和諧

結合數據分析、合理獎勵與靈活調整機制,避免大規模失業,促進社會穩定與經濟的持續發展,為應對科技變革提供有效保障。

1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