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請教育部正名「免試入學」

提議者 Julius

已附議58 (尚餘1日)

尚須4942個附議

目前進度

點擊顯示前一個提議進度 點擊顯示後一個提議進度
提案
2025-03-11
檢核
2025-03-12
檢核通過,自次日進入附議階段
附議中
請教育部正名「免試入學」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1.雖然教育部一直強調「免試入學」,但真的沒有考試嗎?教育部從未正式承認國中教育會考是一種考試,而是以「測驗學生國中基本學力」來定義它。然而,實際上,會考的結果卻直接影響學生升學機會,成為各高中錄取學生的重要依據。這樣的測驗,與考試有何區別? 此外,若會考只是單純的學力測驗,為何各校、各補習班仍然將其視為決定未來的關鍵,甚至不惜讓學生從國小開始補習、提前備戰?如果真的「免試」,為何學生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準備這場「非考試」的測驗?為何家長依舊焦慮,學校仍在下學期大力推動晚自習?這不正說明了,所謂的「免試入學」只是一種包裝,會考實際上仍然扮演著篩選學生的角色? 既然教育部強調會考並非考試,那麼學生又為何必須為這場測驗承受如此大的壓力?與其說是「免試入學」,不如說只是將考試制度改頭換面,換湯不換藥,學生的升學壓力並未真正減輕,甚至比過去更加競爭。這樣的「免試」,真的符合教育的本質嗎?

2.108 課綱強調素養教育,原本的出發點或許是好的,但現實卻與理想背道而馳。學生為了進入名校,拼命補習、熬夜讀書,犧牲了最需要的睡眠與休息時間,最終或許獲得亮眼的會考成績,但卻成了只會考試的機器。這樣的教育真的有意義嗎?這真的是會考應該達成的目標嗎?

利益與影響

減輕學生升學壓力,保障身心健康

   免試入學後,學生不再需要長時間補習或熬夜讀書,能夠獲得充足的休息,減少焦慮與壓力,提升學習的幸福感與健康狀況。

 

執行時間60天
2 已關注 關注
 

附議名單

2020-11-12
 
資料共筆,

您也許感興趣的點子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眾開講政策還有...

您也許感興趣的審計議題還有...

展開
另開新視窗前往全民來join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