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杰
已附議31 (尚餘45日)
尚須4969個附議
背景說明
機車為台灣民眾日常通勤主要工具,佔交通工具使用比例超過汽車。然而台北市境內快速道路普遍禁止普通重型機車通行,導致機車需繞行至交通壅塞的平面道路,增加道路負荷與行車風險。根據實際分析,台北市多數快速道路設限60-80 km/h,與普通重型機車實際行駛能力相符,且封閉式道路設計較平面道路更適合直行交通。目前大型重型機車已可合法行駛快速道路,顯示機車於此類道路安全通行具可行性。透過規劃與試辦,讓普通重型機車在特定條件下得以通行,將有助減輕地面道路壅塞並實現交通平權。
問題分析
速限與車輛性能匹配性
台北市主要快速道路速限多為60-80 km/h區間,如環東大道80、建國高架70、市民大道高架80、新生高架70、基隆路高架60等,與普通重型機車(125cc-150cc)實際巡航速度相當,無明顯安全落差。
平面道路交通風險較高
研究顯示平面道路事故風險普遍高於高架道路。快速道路採封閉設計,無號誌管制、無橫向交叉路口,反而比路口頻繁的平面道路更適合直行機車通行。現況迫使機車繞行至車流混亂、違停頻繁的地面道路,反而增加事故風險與交通壅塞。
機車專用道建設限制
快速道路路寬有限,強制劃設機車專用道將影響整體車道效率與緊急避讓空間。採取混合通行模式,加強管理措施,反而可達最大彈性與路權平等。
試辦建議
建議優先選擇:
選定標準:
通行車種範圍
混合通行管理模式
加強駕駛人安全教育宣導
試辦期程與評估
試辦期間:6個月
委託專業機構進行交通流量、事故率、用路人行為等評估
定期檢討調整管理措施
依評估結果決定是否正式開放或擴大實施範圍
本建議案參考公路總局已研擬讓白牌機車行駛蘇花改之相關經驗,以及交通部表態支持因地制宜改善機車交通環境的政策方向,期能在確保交通安全前提下,逐步改善機車路權環境。
疏解平面道路壅塞,提升整體通勤效率。
減少繞道風險與時間浪費,改善用路體驗。
實踐交通平權原則,尊重機車族合理通行權。
驗證混合通行的可行性,為其他城市提供參考。
附加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