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議者 小明
檢核未通過
近日行政院擬補助私大學費以及全免高中職學費,我認為該政策雖未正式出臺但依目前消息內容有許多欠缺全盤考量的因素
首先是全面補助學費的部分,我認為並無需要。反之我認為應該要以更嚴謹排富條款來作為取代,以目前限制家庭年收的制度來說我認為已經實行的相當不錯,國家也沒有必要去補助富人家的小孩,更不用說富人家的小孩還有可能念的是收費高昂的私校,這樣的家庭完全可以負擔小孩的學費,我相信把小孩送進收費高昂的私校就讀的家長不會不願意花錢投資自己家裡的小孩,如果不完善排富條款而轉向全面補助的話那就只是讓富人能夠貪小便宜
再來是全面補助私校學費的部分,政府目前正在準備讓私大退場,同時又打著讓學生適性發展的名號說要去補助學生念私大,真的要適性發展的話為什麼不乾脆改免試入學呢?補助學費這種事情本來就不切實際,為什麼不把補助學費的經費拿去補助公立大學提升科系豐富度、提升教育品質?難道今天要灑一堆錢給私校之後再讓私校退場、學生拿到的畢業證書是一間已經不存在的大學,這樣會比較好嗎?還是這只是官商勾結想讓私大高層在退場前能賺的盆滿缽滿之後再全身而退的做法而已?(取自「學費補助應再考慮」羽綸)
首先是全免高中職學費的部分,若是不完善排富條款,這樣的政策只會讓目前需要繳學費的富人佔到小便宜,對一般家庭而言這樣的政策只是把納稅錢拿去幫助不需要被幫助的富人讓他們佔便宜而已,選舉前出臺這樣的政策不乏有政策買票的嫌疑
同時,補助私大學費的效益我認為完全不及投資公立學校完善設備及科系多元性的效益。若如行政院長指出為了要讓學生適性發展而出此下策,我認為在學生適性發展的阻礙上學測等大考造成的阻礙應該會比學費因素大上許多。若是國家真的有這麼多經費,我認為更好的做法應該是補助國家的好大學,讓這些大學能夠去提供更好的教學品質產出更多更高素質的人才,而不是補助學生去念私大唸一唸學校就退場、畢業證書變成廢紙,我相信這不是什麼產出高素質人口的手段,最後苦到的都是學生自己。(取自「學費補助應再考慮」羽綸)